清明假期归来,在美国超预期 「对等关税」 的影响下,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全线大跌。截至 4 月 8 日收盘,主力合约收跌 8.32%,至 1767 点,跌幅最为明显的 2508 合约当日收跌 12.38%,至 1768 点,远月的 2510、2512 和 2602 合约分别收跌 9.40%、9.91% 和 11.60%。临近交割的 2504 合约未受到市场情绪扰动,当日收跌 1.20%,至 1500.9 点。

在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看来,「关税战」 对集运指数盘面的影响主要在于情绪利空冲击,对近远月合约的影响有所分化。从传导逻辑来看,「关税战」 会直接抑制美线贸易量,船公司或将抽调过剩的美线运力至其他航线进行运营,这将加重欧线的运力过剩矛盾,继而推动欧线运价下行。
从实际执行角度来看,短期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贸易活动 「真空期」,但是实际影响程度仍待评估,短期内船司和货主一样在观望,美线运价在关税冲击前已经相对偏低,进一步下探需要更多需求端的利空因素出现。
她表示,如果美线运力过剩被证实,船司运力调配可能更倾向于非洲线和中东线等当前利润空间较高的航线,而非基本面偏差并且部分运价已经持平或者倒挂长协的欧线。从中长期角度看,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萎缩的风险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抑制全球贸易需求,从而导致运价中枢下移。
从供需面看,中信期货航运研究员武嘉璐表示,第 16 周亚欧航线装载率预计仍偏强,PA 联盟仍有挺价意向,因此现货端运价暂未走弱,同时 2504 合约临近交割,盘面并无显著波动。从供需预期来看,若今年后续与美国相关的海运需求下跌 10%~20%,不考虑我国与东南亚、南美之间转运,整体海运需求在后三个季度将下跌 1.5%~3%,供需差预计将从全年原先的 3.8% 扩大至后续三个季度的 4.7%~5.8%。集装箱航运公司或将通过推迟船舶交付、增加停航、加大拆船等方式进行供需调节,减少运价下行幅度,亚欧航线运价整体也将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2508 合约在此次 「关税战」 爆发后跌幅最大。究其原因,武嘉璐表示,一方面市场前期对 2508 合约仍保留较强的旺季需求预期,因此估值相对较高,此前较现货升水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关税政策并未给出较强的抢运窗口,对应的 2508、2510 合约或受到货量下行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美国关税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市场旺季预期松动,旺季合约估值回落较多。
从目前集运市场实际情况来看,雷悦表示,虽然 4 月下旬货运需求逐步恢复,但由于运力相对饱满,船司前期小幅提涨后逐步回调,第 17 至 18 周报价均值为大柜 2250 美元。目前船司依然计划 5 月宣涨,CMA 部分上海至欧基港舱位报价为大柜 4500 美元。
武嘉璐认为,集运市场当前处于从淡季向传统旺季转换的过程中,前两个月亚洲—欧洲和亚洲—北美的集装箱运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7.2% 和 6.6%,2 月增速环比明显回落。在亚欧航线上,第 16 至 17 周投放运力偏多,第 18 至 20 周将横跨国内 「五一」 假期,目前来看船司空班安排增加。现货运价在 3 月初和 4 月初提涨未成功的基础上,4 月中旬运价企稳小幅上行。随着 「关税战」 影响的深入,需要关注航运公司美线船舶调配情况。同时,全球海运业贸易格局或面临调整,航运公司也会积极响应相关变化,寻求相应机会。
雷悦认为,短期来看,欧线市场暂未受到 「关税战」 的直接冲击,运价表现相对独立,近期主要的变化来自逐步提升的需求和动态运力变化的匹配程度。美线市场方面,由于关税即时生效,部分货主转为观望态度,少部分货物出现目的地弃货的情况。船司同样处于观望中,等待 「关税战」 出现新进展。她预计,欧线短期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5 月上旬运力偏紧有望小幅推升运价中枢;中长期来看,运价或将在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萎缩的背景下维持低位运行。
武嘉璐认为,现货运价在短期震荡后,或因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货量下行等因素传导至欧线、南美线、中东线、东南亚线等航线,旺季预期偏弱,后续或承压运行。投资者仍需关注后续关税谈判以及相应政策调整,集运指数盘面整体波动或再度加大。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