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板块在 11 月 5 日略有表现,其中零售、免税、食品饮料方向领涨,东百集团、安记食品、凯撒旅业、海南发展纷纷涨停。
「史上最长」 春节假期
消息面上,11 月 4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 2026 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6 年将迎来 「史上最长」(9 天) 春节假期,对于旅游消费起到了提振作用。
据光明网报道,线上旅行社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4 日 18 点,2026 年 2 月 14 日和 15 日的国内机票和酒店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超 1 倍。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利于大家错峰分散出行,节中出游群体预计也会增加。单日客流量会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较舒适。春节整体出行和出游量有望创新高。
从文化和旅游部披露的数据来看,从 2024 年开始我国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明显复苏,当年旅游收入达 6327 亿元,同比增长 68.36%,较 2019 年的 5139 亿元亦增长 23.12%。2025 年春节旅游收入再创新高,达 6770 亿元。

免税政策持续利好
此外,免税店的政策 「升级」,也对消费起到了提振作用。日前,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 《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四项核心政策升级,从国货赋能、品类扩容、审批放权到服务优化形成组合拳,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为处于结构调整期的免税店行业注入强劲政策动能。
此外,今年 12 月 18 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封关的最大意义在于贸易端,同时有助于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岛内旅游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 (景区、酒店、旅游零售商、出行服务商等) 将长期受益。
中国数实融合 50 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则表示,此次完善免税店政策对提振消费有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扩大免税品类、支持国货 「出海」,能够有效激发国内消费者 「在境内买全球」 和境外旅客 「入境购国货」 的双向消费热情,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另一方面,下放审批权和优化布局有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推动形成特色化、主题化的免税购物场景,带动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放大免税经济的乘数效应,为提振国内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消费股估值明显回落
除了这些政策利好外,消费股自身也存在着利好条件,比如消费股的估值水平这几年已有较大改善。
拿中证消费 ETF(最新规模约 210 亿元,同类遥遥领先) 和鹏华酒 ETF(规模最大的酒 ETF) 来说,2025 年三季报重仓持股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 18.23 倍和 19.3 倍,处于最近几年的较低水平。
往前看,酒 ETF 在 2021 年中报时创下阶段估值高点,达 56.32 倍;消费 ETF 则在 2022 年中报创下阶段高点,达 78.35 倍。

低估高增长个股一览
从个股角度来看,本文以申万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纺织服饰为样本,以前三季度业绩增长超 10%,最新市值超 100 亿元,市盈率 (TTM) 在 0~30 倍为筛选条件,得出以下的低估高增长名单。
比如美的集团,前三季度业绩增长 19.51%,最新估值只有 13.05 倍。海尔智家前三季度业绩增长 14.68%,最新估值为 11.95 倍。小商品城、燕京啤酒、顾家家居、新乳业等个股,同样在前三季度业绩两位数增长且最新市盈率在 20 倍左右。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发表题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的署名文章。郑栅洁指出,「十五五」 时期要大力提振居民消费。银河证券表示,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传统投资增速趋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出口依赖型企业面临压力,消费在 「三驾马车」 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