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吴金铎
在美国发起的 「关税战」 阴影笼罩下,以黄金为代表的国际安全资产需求热度不减,「关税」 担忧也强化非美避险货币的汇率走势。4 月 21 日,现货黄金突破 3400 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同时,上海金价已超过 780 元/克,年初以来涨幅超过 26%。而美元指数自 1 月 10 日特朗普上台以来从 107.6567 下降到 4 月 21 日的跌破 98 关口。美元走弱,但非美避险货币普遍走强。
黄金突破新高点之后,在信用货币时代,如何为黄金重新估值?若以全球债务给黄金估值,截至 2023 年 12 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市场国家债务分别为 99.28 万亿美元和 211.95 万亿美元 (数据来自 WIND,下同),共 311.23 万亿美元。而截至 2023 年底,全球黄金储备量 3.59 万吨 (1 吨黄金等于 32150.7466 金衡盎司),因此一美元债务对应的黄金价格是 26.9 万美元/盎司,数据反映出全球债务扩张速度远高于黄金储备增加的速度。
如果以全球非金融部门的信贷总额表示信用扩张情况,截至 2023 年 9 月,根据 BIS 所有报告国 245.33 万亿美元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计算,非金融部门一美元信贷对应的黄金是 21.2 万美元/盎司,同样远远高于当前国际黄金价格。
如果以金本位的黄金来估算,1971 年金本位瓦解的时候,黄金基准价格为 42.222 美元/盎司,美国国债规模 3981.3 亿美元 (数据来自美国财政部,下同)。而截至 2024 年末,美国国债规模为 35.46 万亿美元,较 1971 年上涨了 89.078 倍。如果线性外推计算,当前的黄金价格估值应该为 3760.9 美元/盎司,这意味着短期内黄金上涨的动能还将存在。当然,这些只能提供一个数据参考,黄金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除了避险资产黄金价格走高,非美避险货币也不断走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承压。自 1 月 10 日以来,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 BIS 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参考 SDR 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下降 5.187%、4.915% 和 4.85%(周度统计,时间截至 4 月 18 日),人民币一篮子汇率与美元指数出现同方向走势,但人民币一篮子汇率贬值的幅度小于美元指数。
人民币一篮子汇率走低与非美货币升值有密切关系。截至 4 月 17 日,CFETS 英镑兑人民币、100 日元兑人民币、欧元兑人民币、瑞郎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较 1 月 10 日分别下降 7.17%、10.09%、9.75% 和 10.91%。受美国 「对等关税」 和中国反制的影响,美元指数和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均有贬值。受美元走弱影响,非美货币升值,于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承压。值得注意的是,1 月 10 日~4 月 17 日,瑞士法郎兑人民币 3 个月和 6 个月远期汇率同期分别上升 8.309% 和 8.299%,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兑瑞士法郎仍有贬值压力,或者换句话说,3~6 个月内市场对非美避险货币的需求还将增加。
市场对避险货币需求的增加主要源于美国政府所谓的 「对等关税」,关税大棒损害了美国的契约精神和国家信用,中长期势必会影响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降低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根据 IMF 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外汇官方储备中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的储备总额分别为:6.63 万亿美元、2.27 万亿美元、6671 亿美元、5424 亿美元和 2496.75 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资产的额度在 2024 年下降了 593.4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受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份额还将进一步降低,这为其他国家货币份额的提升创造条件。
个别信用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资产的份额下降,也意味着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比重中长期维度可能将会急速上升。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截至 4 月 11 日,全球央行 2025 年 2 月黄金储备共增加 24 吨,新兴经济体主导央行购金。
全球黄金 ETF 也持续流入:3 月全球实物黄金 ETF 流入约 86 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约 65 亿美元,欧洲 10 亿美元 (主要是英国、瑞士和德国),亚洲 9.4 亿美元 (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其它地区 9800 万美元 (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南非)。最后,就全球黄金交易额来看:3 月全球黄金市场日均交易额约 2660 亿美元,持平于季均值,但 3 月 LBMA 场外交易量小幅下滑至 1350 亿美元,高于 2024 年全年日均值 1130 亿美元的规模,交易仍然活跃。但是站在黄金的高点,投资者也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21 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