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四国光伏行业 「双反」 终裁税率落地!
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产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 的反倾销 (AD) 和反补贴 (CVD) 关税调查作出最终裁定。
美国商务部最终认定有关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税为 0~271.28%,具体取决于企业和国家。根据产品原产国而确定的反补贴税为:柬埔寨最高 3403.96%,泰国最高 799.55%,越南最高 542.64%,马来西亚最高 168.80%,关税税率因公司和国家而异,但总体高于去年年底宣布的初步关税。
从终裁税率来看,反补贴终裁税率相较 2024 年四季度的初裁普遍有所提升,反倾销终裁税率有升有降,但整体变化不大。据了解,后续 「双反」 税率调查还需经过 ITC 终裁及最终发布环节。
「本次美国商务部 『双反』 终裁相较初裁税率有所提升,但是对我国国内企业没有实质性影响。」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孙伟东表示,自 2024 年四季度美国 「双反」 初裁税率出台后,国内各一体化企业出口美国的方式已经转变为购买非东南亚四国电池以规避 「双反」 税,使用东南亚四国或美国组件产能,这种情况下仅需要缴纳 14% 的 201 关税 (部分国家可豁免)。
从成本角度来看,此次 「双反」 税率落地对我国光伏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测算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国内硅料成本 (不含折旧) 为 34.368 元/千克,硅片成本 (不含折旧) 为 0.124 元/瓦,电池成本 (不含折旧) 为 0.264 元/瓦,一体化组件成本 (不含折旧) 为 0.605 元/瓦,而一体化组件成本 (含税、含最低必要费用) 为 0.692 元/瓦。
「按照 0.692 元/瓦计算,国内一体化组件成本不足美国光伏组件成本的四成。即使东南亚组件成本高于中国,但也远低于美国一体化组件成本。」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表示,「双反」 税率落地会推高美国组件价格,美国当地一体化产品成本接近 2 元/瓦。东南亚产组件成本比中国内地高 20%~30%。
从出口数据来看,2025 年 3 月,我国组件出口量为 22.75GW,同比下降 1%,环比增长 55%;电池出口量为 7.25GW,同比增长 76%,环比增长 48%。分区域看,非欧美海外组件出口量为 15.33GW,同比增长 12.52%,环比增长 53.69%,而欧美区域 3 月总出口量不足 8GW,美国组件几乎没有直接出口。「我国多晶硅出口主要面向马来西亚,不过总出口量占多晶硅需求比重极低。」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表示,自 2024 年东南亚展开 「双反」 调查后,我国多晶硅出口量就开始下滑,故此次美国 「双反」 终裁落地的边际影响有限。硅片方面,我国硅片出口结构较为分散,但东南亚仍是主要目的地之一,不过与多晶硅类似,硅片出口占我国硅片需求比重极低,因此影响亦有限。
从期货盘面来看,4 月 22 日,多晶硅期货价格维持震荡走势,截至收盘,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 PS2506 报收 38020 元/吨,上涨 0.34%。
展望后市,孙伟东认为,多晶硅执行国内外 「双轨制」 价格策略,目前的 「双反」 政策仅对在海外加工成电池片-组件的符合 ESG 标准的 「可溯源」 硅料有所影响,但考虑到这部分硅料主要供应来自德国的 Wacker、韩国的 OCI 及美国的 Hemlock,国内仅部分厂商供应 「可溯源」 产品,长期来看,对国内市场影响较为有限,对多晶硅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
王彦青认为,目前多晶硅市场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改变,利空出尽后,短期期货价格或存在反弹修复空间,不过长期来看,全年低位震荡仍是常态。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