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超跌的新能源赛道,能否绝地反击?
人形机器人赛道王者归来
4 月 23 日,A 股市场成交再次放量,全天成交 1.26 万亿元,相比上个交易日增长逾 1400 亿元。9 只股票成交额超 50 亿元,其中比亚迪、新易盛、拉卡拉、立讯精密、中油资本成交额排在前五位。比亚迪放量上涨,成交额达到 92.2 亿元,收盘涨幅 4.83%。
盘面上,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题材走强,减速器、人形机器人、PEEK、工业母机等板块涨幅靠前,前期热门牛股 「梅开二度」,襄阳轴承、秦川机床、兆威机电、杭齿前进、南方精工等涨停。

消息面上,据光明网,4 月 22 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披露,北京将在二季度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对最近各方关注的机器人产业,北京将加快集聚机器人领军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在二季度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光大证券表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 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在超跌板块反弹的同时,种业、黄金概念、粮食概念、鸡肉、新零售等板块今日大幅调整。多只热门股股价表现低迷,红宝丽、中毅达、赤峰黄金、安记食品、双成药业、国芳集团、亚联机械均遭遇跌停板。

新能源发电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据媒体报道,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国家气候中心 4 月 21 日联合发布 《2025 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报告》(下称 《报告》),首次作出全球新能源发电能力年度预测。根据 《报告》,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变化和装机规模增长,与 2024 年相比,预计 2025 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将分别提高 10% 以上和 30% 以上。
随着中国 「双碳」 目标的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 14.5 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 2.38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 0.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3%。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正成为用电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 AI、大数据、云计算、5G 等带动下,一季度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 25.7%,彰显出数字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今年 2 月份,国家能源局印发 《2025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 《指导意见》),提出今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 36 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2 亿千瓦以上。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指导意见》 提出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 60% 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 左右。
超跌+高增长潜力的新能源赛道股曝光
新能源领域涉及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本文主要以光伏、风电、储能、水电等领域作为观察对象。受行业竞争加剧、海内外需求波动等影响,新能源赛道多个行业增速放缓,相关公司股价表现低迷。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 4 月 23 日收盘,今年以来新能源赛道股平均下跌 3.9%,跑输同期上证指数。包括迈为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大全能源、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在内的多只龙头股年内跌幅超过 20%。

尽管二级市场走势不尽如人意,机构对新能源赛道股的关注度依然高涨。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合计有 88 只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其中 12 股获调研 3 次以上,相当于月均至少调研 1 次。比亚迪、节能风电、云南能投、新天绿能、科士达获调研次数排在前五位。
以比亚迪为例,年内累计获机构调研 21 次。公司在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累计销售超过 440 万台搭载 L2 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100 万辆,同比增长 59.8%,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公司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85 亿元至 100 亿元,同比增长 86.04% 至 118.88%。

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 5 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数据宝统计,49 只新能源赛道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 20%。比亚迪、亿纬锂能、晶科能源、德业股份、国轩高科等龙头股榜上有名。
估值水平方面,上述 49 只股票中,截至 4 月 23 日收盘,26 股滚动市盈率 (PE) 低于 30 倍,其中阿特斯、帝科股份、骆驼股份、中信博、中绿电市盈率不到 20 倍。此外,8 股市净率 (PB) 低于 2 倍,分别是中绿电、金风科技、骆驼股份、运达股份、欣旺达、阿特斯、中伟股份、伊戈尔。
以 4 月 23 日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19 股上涨空间逾 30%,其中 6 股上涨空间逾 50%,分别是上能电气、迈为股份、锦浪科技、帝科股份、福斯特、新宙邦。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