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举牌东航物流,持有其 5.00% 股份。中邮保险表示,此次投资是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次举牌是中邮保险年内首次,也是近几年第二次。年内多家保险公司举牌,险资正不断涌入资本市场,政策也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 6000 亿~8000 亿元。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陈星
5 月 7 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邮保险)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的公告显示,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持有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航物流)7942.01 万股股份,占东航物流总股本的 5.00%,触发 A 股举牌。
「此次战略投资东航物流,中邮保险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以实际行动参与上海 『五个中心』 建设,强化浦东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推动打造 『交通强国』『贸易强国』。」 中邮保险方面对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表示,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持续释放协同效应,深化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产融结合,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举牌东航物流
公告显示,中邮保险与珠海普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珠海普东) 签署 《股份转让协议书》,中邮保险受让获得珠海普东持有的东航物流 7942.01 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5.00%。中邮保险将支付的转让总价款为 8.69 亿元,占中邮保险 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 0.14%,符合监管要求。
据悉,中邮保险本次协议受让的资金来源为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受托管理人为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对于本次举牌,中邮保险系基于自身发展投资需求和支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划安排进行长期投资。中邮保险将积极落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合作,持续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东航物流是一家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于 2021 年 6 月 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旗下拥有中国货运航空、东航快递、东航运输、东航供应链、东航冷链等子公司及境内外多个站点及分支机构。2025 年一季度,东航物流营业收入为 54.8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45 亿元,同比下降 7.40%。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注意到,这是中邮保险年内的第一次举牌,也是近几年来的第二次举牌。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临时负责人、中邮保险副总经理张戬此前透露,2023 年后中邮保险在 A 股市场的权益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战略上都有显著提升。为响应监管号召及政策变化,中邮保险增加了权益投资,发挥保险资金的稳定器作用。其中,一半以上权益配置放在高股息类资产里。
「我们倾向认为,2025 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机会显著大于过去两三年。因此,2025 年将逐渐增加波动性较大的股票配置,期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同时,我们也在建立成熟的股权投资团队,直接投入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行业。」 彼时,张戬对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表示,就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表现出周期性的见底回升态势。
险资 「活水」 涌入资本市场
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寿险机构,中邮保险成立于 2009 年,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为 286.63 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在 22 个省 (区、市) 展业。
中邮保险 2025 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一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 801.07 亿元,净利润为 15.65 亿元。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该公司总资产为 6312.90 亿元,投资收益率为 0.6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93.94%、158.92%。
年内举牌的不只是中邮保险,进入 2025 年,已有中邮保险、中国人寿、瑞众人寿、长城人寿、平安人寿、阳光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举牌,举牌次数达到 13 次。可以看出,险资 「活水」 正不断涌入资本市场。
这背后有险资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有政策的推动因素。年初发布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提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 A 股 (含权益类基金) 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 2025 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 30% 用于投资 A 股。
5 月 7 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下一步将推出三条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 600 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 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 「长钱长投」。
「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 6000 亿~8000 亿元,其中高股息 3000 亿~4000 亿元。偿付能力松绑后当前险资权益增配空间充足,假设各个公司每年人身险保费的 50% 进入投资资产中,2025~2027 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0%,每年投资资产市值增长 5%,若各险企未来三年每年增配 1%~1.5% 权益资产,则预计每年有约 6000 亿~8000 亿元资金入市。」 国金证券分析称,低利率背景下,以股息补票息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未来高股息是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资金来源一是增配权益中高股息的规模,二是存量权益中高股息的占比将提升,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每年增配高股息约 3000 亿~4000 亿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