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错配压力之下,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这也包括从业人员规模的缩减。
根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剔除已经退市的企业,109 家 A 股光伏公司 2024 年在职员工总人数为 63.87 万人。而在 2023 年,这一数字为 78.26 万人。
换言之,在 2024 年,不少光伏企业开启了 「瘦身」 模式,上述 109 家 A 股光伏公司减员超过 14 万人。
光伏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动,恰恰反映出最近两三年来国内光伏行业的大起大落。
从 2022 年 61.77 万人,到 2023 年的 78.26 万人。光伏公司从业人员规模的大幅增长背后,则是整个行业的业绩大增。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2023 年,109 家 A 股光伏公司当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达 1.65 万亿元,累计净利润则为 1470.95 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但在 2024 年,随着光伏产业链主材价格大幅下跌,部分环节甚至跌破成本线,不少企业陷入亏损。大量光伏企业因订单流失,融资困难,项目延期或终止,而不得不开启 「瘦身」 模式。
相对应的,2024 年国内光伏行业的业绩也陷入低谷——109 家 A 股光伏公司去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降至 1.38 万亿元,累计净利润则亏损 0.06 亿元。
此前,光伏大厂的高薪水、高奖金、高红利屡见不鲜。在行业高速增长之时,也吸引了一众求职者 「向光而行」。而如今,热潮退去,在供需错配的压力之下,光伏公司不得不降本增效,减员就无可避免。

在去年行业流失的 14 万从业人员中,来自头部一体化龙头企业的人员数量占比较多。例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这些公司年末在职人员数量较 2023 年都缩减超过 1 万人,其中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缩减人数则超过 2 万人。

不过,亦有光伏企业在 2024 年逆势招人。例如,光伏设备公司北方华创,2024 年扩招 4344 人;「光储一哥」 阳光电源,2024 年则增加 3608 人。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光伏逆变器企业 2024 年的在职人员数量普遍增加。除了阳光电源外,德业股份去年增加 2110 人,艾罗能源增加 763 人,锦浪科技则增加了 662 人。
2024 年,逆变器、胶膜、玻璃、边框等光伏辅材以及部分光伏设备公司业绩整体均实现盈利,这就给了它们扩员的底气。
(21 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