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京东披露了外卖业务最新进展。
5 月 13 日,京东集团 (Nasdaq:JD,09618.HK) 发布了 2025 年一季度业绩。期内,京东集团收入为 3011 亿元,同比增长 15.8%,远超市场预期,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
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09 亿元,同比增长 5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28 亿元,去年同期为 89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率为 4.2%,去年同期为 3.4%。
「京东外卖的日单量已经接近 2000 万单,预计这个里程碑很快就能突破。」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京东 CEO 许冉表示,「已经逐渐看到外卖对于京东平台的拉动作用和转化率,公司十分振奋。」
值得注意的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谈外卖:考虑长期价值和协同增长
在财报的 「新业务」 板块中,京东称,2025 年 2 月,京东正式推出外卖业务。京东外卖深植于京东生态,并非独立割裂的业务。外卖市场拥有巨大的机会和需求,包括用户对质量外卖的需求,商家对合理佣金的需求,以及骑手对更好的保障的需求等。京东外卖在极短时间内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数据方面,外卖业务所属的新业务一季度收入为 57.5 亿元,同比增长 18.1%。外卖仍处于投入期,新业务经营费用从去年同期的 15.1 亿元同比增长 65.3% 至 24.9 亿元,该分部在一季度的亏损达到 13.27 亿元。
「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很大,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我们看到用户、商家和骑手端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满足,这些需求很符合京东目前的能力。」 许冉表示,在外卖业务上会持续提供给商家更好的佣金政策和流量,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谈到未来具体业务目标和规划,许冉称,外卖业务可以和现有核心业务产生巨大协同价值,从中长期来看,会进一步提升京东整体生态的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为长期健康增长提供动力。目前外卖业务对于京东整体流量转化率都有一定拉动作用,也初步看到了外卖用户的跨品类购买行为,目前集中在商超生活服务等品类。
「我们认为外卖对于京东而言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当然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投入,但是随着规模增长会逐渐释放其效应,也会改善效率。未来在我们的生态中,即时零售和核心电商、物流业务都会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在用户流量、购物频次和跨品类购物等方面都会带来增量贡献,同时在配送运力、技术、数据等方面也可以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谈 AI:正在探索广告投放领域智能体
京东此次业绩主要归因于核心业务零售的出色表现,收入达到 2638 亿元,同比增长 16.3%。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为 128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 4.9%。京东物流业务收入为 470 亿元,同比增长 11.5%,经营利润为 1.45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 0.3%。
在出口转内销方面,京东披露,将推出 2000 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 2000 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截至 4 月底,已有上万家企业与京东采销进入到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
此外,许冉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京东正在探索广告投放领域的 AI Agent(智能体),可以通过简单指令让 AI 执行复杂广告投放操作。
「目前大家看到广告收入已经实现双位数增长,相信未来广告变现仍然有很大的空间。通过 AI 大模型可以提升效率,驱动更加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许冉表示,相信长期投入将进一步加强京东的供应链优势,以及不断提升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长期来看,利润率会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运营效率提高而持续提升。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