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词条 #国补版 iPhone 16 Pro 被抢空 #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5 月 13 日,记者了解到,被 「抢空」 的机型为 iPhone 16 Pro 128GB。尽管京东已进行多轮补货,但该款机型处于 「一机难求」 的状态。这一抢购热潮背后,国补政策与 618 大促的叠加效应发挥了关键作用。

记者登陆京东搜索 「iPhone 16」,即显示 「iPhone 16 Pro 首次参加国补,价格低至 5499 元起」 字样。记者进入销售专区发现,iPhone 16 Pro 128GB 的各机型均显示 5 月 21 日以后有货。

5 月 10 日,苹果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宣布 iPhone 16 Pro Max、iPhone 16 Pro 将降价,降幅超过千元。5 月 11 日,京东平台自营相关产品开始调价。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天猫 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公布的促销信息显示,5 月 16 日 20 点起,iPhone 16 Pro 128GB 在叠加国补和多种优惠之后,到手价 5499 元,较原价 7999 元减少了 2500 元。
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为苹果官方直营店,店里 iPhone15、iPhone16 都可以享受 「国补」,区别于苹果线下直营店和苹果官方厂商不参加 「国补」 的做法。这次 iPhone 16 Pro 128GB 版本降价幅度最大高达 31%,成为苹果 「最香」 机型。

授权店:已降了 600 元
可能还会降
据中新经纬报道,苹果中国官网客服 5 月 12 日回应称,最近确实收到了很多消费者咨询上述降价问题,但目前官网手机均是原价,未收到近期降价通知,且官网产品也不参加国补。客服表示,「官网目前有的优惠是 iPhone 以旧换新活动,官方会给一个 50 元到 450 元不等的更新优惠,第二个就是免息的 24 期分期活动。」
苹果天猫旗舰店和抖音自营旗舰店客服均称,目前 6000 元以下的机型可以叠加国补,暂无其他优惠和降价活动。
苹果京东自营店客服则表示,店内除了国补外还可叠加平台优惠,但 「618」 活动是否再次降价暂未收到通知。
上述苹果官网客服表示,线下的直营店的优惠活动通常和官网保持一致,上述降价活动或出现在第三方授权店,消费者可以去线下咨询了解。
据中新经纬报道,记者随机咨询了位于北京的 3 家苹果授权店,其中,Apple 授权专营店 (合生汇店)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门店除了国补外无其他优惠。Apple 授权专营店 (五道口店) 工作人员称,今年元旦门店 iPhone 16 Pro 降了 700 元,但近期没有接到降价通知,店内其余 6000 元以下机型可参与国补。
Apple 授权专营店 (西直门凯德茂店) 工作人员则表示,「近期确实收到了降价通知,16 Pro 和 16 Pro Max 都降,其中 512GB 的 iPhone 16 Pro 在昨天 (11 日) 已经降了 600 元,叠加今年元旦降的 700 元后,比官网便宜 1300 元。而且这两天可能还会再降,具体日期和降价幅度暂不清楚。」
大中华区营收下滑
2024 年苹果在华销量已被华为反超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苹果公司近期发布了 2025 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总净营收为 953.59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907.53 亿美元相比增长 5%;净利润为 247.80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236.36 亿美元相比增长 4.8%。(注:苹果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9 月为 2025 财年)。尽管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增长,但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有所回落,反映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整体疲软及公司增长动能不足的问题。
按照产品线划分,iPhone 依旧是本季度营收第一来源,该产品线收入 46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占总营收的 49%;Mac 收入 7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7%;iPad 收入 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可穿戴设备 (主要为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收入 7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5%,连续七个季度萎缩。
从各地区市场来看,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大中华区是苹果公司本季度最主要的三大收入来源,其中仅有大中华区收入出现下滑,而其他地区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具体来看,本季度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 42.3%,同比增长 8.2%;欧洲地区同比微增 1.3%,而大中华区同比下滑 2.3%。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表示 Mac、iPad 和 Apple Watch 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错,拉新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大批新用户。
「大中华区收入 160.02 亿美元,同比下降 2.26%,是唯一负增长的地区,中国对中低端手机的补贴政策 (未覆盖高端机型) 及本土品牌竞争加剧是主因。尽管苹果通过降价和推出符合国补政策的 iPhone 16e 试图提振销量,但效果有限,中国市场份额被华为、小米等品牌进一步挤压。」TechInsights 移动终端团队表示。
研究机构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3%,达 7160 万部。市场排名中,小米、华为、OPPO 和 vivo 占据前四位,而苹果以 980 万台的出货量位列第五,同比下滑 9%,成为头部品牌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厂商。
另外,Canalys 数据显示,2024 年苹果在中国出货量为 4290 万台,同比下滑 17%,在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销量下滑最为明显,年度在华销量已经被华为反超。
市场分析认为,近两年,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面临的巨大压力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苹果新机在创新设计与配置升级上表现得较为保守,难以持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吸引力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迅速崛起,以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出色的性能表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进一步挤压了苹果的市场空间。
CounterPoint 发布的中国高端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22—2024 年期间,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分别为 75%、64%、54%。
从长期来看,硬件创新乏力是苹果公司的增长瓶颈。有分析认为,iPhone 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其增长主要依赖价格策略和存量用户升级,缺乏如折叠屏、AI 眼镜等前瞻性产品的突破。而苹果公司在 AI 领域的布局 (如 Apple Intelligence) 虽已启动,但生成式 AI、智能硬件融合等进展落后于竞争对手,若未能及时落地,可能错失技术红利。
二级市场上,苹果 5 月 13 日涨 1.02%,报 212.93 美元;14 日盘前,跌 0.48%。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