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随着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一波反弹,其中 NYMEX WTI 原油和 ICE Brent 原油价格的反弹幅度接近 5%,INE 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价格反弹幅度接近 4%。
年初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市场呈现供增需降的格局,供应过剩担忧持续升温。展望后市,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稍有缓和,同时,美国驾车出游旺季即将到来,原油短期获得反弹动能。然而,未来关税谈判仍面临诸多挑战,特朗普政府旨在缩减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的诉求和非美国家降低关税的诉求难以契合,关税水平难以恢复到 2024 年的状态。此外,美国债务问题、财政可持续性等难题依旧悬而未决,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尚未解除。
供应端增产趋势未逆转
从供应端来看,全球原油供应呈现多元化却又相对集中的格局,过去那种依赖 OPEC+减产来支撑油价的模式难以持续。中东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储集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原油供应的核心力量。除此之外,南美、俄罗斯以及非洲地区的原油储备同样丰富,非 OPEC+原油产量显著增长,显示全球原油增产的趋势并不会因 OPEC+的减产行动而改变。 更何况,2025 年,OPEC+结束减产并宣布复产,意味着原油供应增长速度将加快,除非原油价格暴跌导致产油国难以覆盖生产成本才会选择关停油井。
历经多次延迟之后,OPEC+于 5 月开始恢复过去几年暂停的产量。根据 OPEC+在 4 月 3 日发布的声明,OPEC+同意在 5 月向市场额外增加 41.1 万桶/日的原油供应。此次调整相当于 3 个月的增量,涵盖了原定 5 月的计划增量以及额外 2 个月的增量。
尽管全球原油市场在贸易紧张局势下仍然脆弱,且许多 OPEC+成员国需要更高的油价来平衡国家预算,但对产油国或生产商来说,增加供应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是最优策略。
其中,沙特突然增产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目的:其一,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长期超额生产,令沙特颇为不满,沙特希望通过增产压低油价来惩罚超产的成员国。其二,沙特正寻求加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而特朗普近期再度呼吁 OPEC 降低能源价格。其三,提高财政收入并争夺市场份额。据测算,当油价处于 30 美元/桶的水平时,沙特的原油产出便能实现盈利,而其他产油国则需要原油价格在 60 美元/桶以上才能覆盖生产成本。
不过,制裁以及地缘政治因素或对 OPEC+的复产进程产生影响,然而并不会改变增产的总体方向。路透社的调查数据显示,4 月,OPEC 的原油产量为 2660 万桶/日,较 3 月减少 3 万桶/日。尽管 OPEC+制订了增产计划,但其实际产量却未达预期,主要缘由在于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致使其供应减少,同时伊拉克和利比亚的产量也出现小幅下滑。
尽管美国试图借助制裁手段来抑制伊朗原油的出口,但伊朗 4 月的产量却逆势增长 15 万桶/日,这得益于其与中国、印度之间 「非美元结算」 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 「制裁失效」 的状况,迫使 OPEC+不得不对策略做出调整。具体表现为沙特维持产量稳定,这实际上是对伊朗 「增产突围」 的一种默许,从中也反映出 OPEC 内部针对美国政策呈现出分化应对的态势。
另外,非 OPEC 原油产量的增长幅度将超过 OPEC+。美国页岩油商在油价有所回暖之后加快复产步伐,4 月产量回升至 1320 万桶/日,接近历史峰值。与此同时,挪威、巴西等非 OPEC 国家也在积极扩大产能,使得国际能源博弈从 「供给侧协同」 逐渐转向 「效率竞争」。
需求端难有超预期表现
一方面,能源转型导致原油需求增速趋缓,且即将触及峰值。国际能源署 (IEA) 在 《2024 年原油报告》 中预估,未来几年原油需求增长将放缓,全球需求将于 2029 年达到顶峰,为每日 1.056 亿桶,此后该数值便会逐步下降。到 2030 年,全球原油市场将面临严峻的供应过剩局面,全球原油总供应能力接近日均 1.14 亿桶,较需求高出约 800 万桶。欧盟碳关税 (CBAM) 将于 10 月试运行,跨国原油公司已削减对传统项目的投资,转而将超过 50% 的资本支出投入到碳捕集、绿氢等领域。
另一方面,关税问题导致 2025 年全球原油需求减速甚至出现下滑。从原油需求端来看,美国 「对等关税」 的高税率主要集中于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发展中国家是原油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且其经济发展对原油的依赖程度更高。据测算,在不同的关税情景之下,美国加征关税预计会使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 0.4~1.2 个百分点,与之相应,原油需求将减少 20 万~50 万桶/日,这无疑给全球油价带来显著的下行压力。
从需求端来看,2025 年,美国原油需求降幅在 10% 以内,约为 2460 万桶/日。对中国原油需求影响较大的因素仍是新能源汽车等。此外,美国马上将迎来驾车出游旺季,需求的季节性回升会为原油价格的反弹增添一定动力。
综上所述,全球原油需求过剩的供需基本面显示 2025 年油价易跌难涨,尤其是 OPEC+复产以及非 OPEC 增产,使得原油产出增长加速,而需求端缺乏增长动力,无论是能源转型还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都预示着原油需求难有超预期的表现。投资者可以运用芝商所旗下以美元计价的 WTI 原油每周期权合约,以及上期能源的原油期货、期权合约,来对冲原油价格冲高回落的风险。在全球贸易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交易员纷纷运用 WTI 原油周度期权来管理因 OPEC 增产决定所引发的价格波动。数据显示,5 月 2 日,WTI 原油周期权交易量突破 4.5 万份合约。(作者单位:广州金控期货)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