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欣晴
大金融板块周三异动拉升,市场分析认为,基金经理集中调仓是板块走强的主要动因。
5 月 14 日,保险、券商板块领跑两市,中国人保罕见涨停,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ETF 市场中,多只证券ETF 涨幅超过 3%,另有银行 ETF 盘中触及上市以来新高。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与公募新规落地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强化的预期有关。银行股遭遇低配,后续主动基金有望增加持仓。
东吴证券非银团队就在研报中预计,随着方案实施,假设未来公募基金配置向业绩基准靠拢,银行、非银金融等大权重低配板块有望受益。
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是提纲挈领性文件,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尚未完全落地,因此基金改革或许已经在影响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但这应该只是大金融板块走强的原因之一。
大金融板块走强的催化剂有哪些?
5 月 14 日,A 股午后拉升,沪指收复 3400 点。从盘面上看,大金融爆发,保险、券商领跑。
中国人保(601319) 罕见涨停,保险精选指数大涨 6.92%。
券商股同样走高,券商指数收涨 3.56%,红塔证券(601236) 和锦龙股份(000712) 涨停。
银行股更是再度走强,数据显示,浦发银行(600000)、兴业银行(601166)、北京银行(601169)、上海银行(601229)、农业银行(601288)、中信银行(601998)、交通银行(601328)、光大银行(601818)、成都银行(601838) 等 9 只 A 股股价在 5 月 14 日盘中创出历史新高,宁波银行(002142)、郑州银行(002936)、厦门银行(601187) 等周三收盘涨超 2%。

A 股 ETF 中,证券 ETF 先锋 (516980)、证券保险 ETF(512070) 涨幅超过 4%,证券 ETF 建信 (515560) 等涨幅超过 3%。此外,华宝中证银行 ETF(512800) 周三盘中触及上市以来新高。
对于近期银行和红利板块表现强劲的原因,鑫远基金认为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股息率优势进一步凸显。5 月 7 日,各部委负责人宣布了一揽子稳市场预期的金融政策,这意味着后续的无风险利率还将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这个时候,作为防御属性的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就开始进一步凸显了。
二是,政策引导险资入市,中长期资金可期。早在今年 1 月 23 日,六部门联合发布了中长期资金入市新规,明确规定公募基金未来三年每年 A 股持仓增长 10%,险资新增保费 30% 投入 A 股,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强化价值投资导向,助力市场稳定运行。5 月的第一周,金融监管总局再次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 600 亿,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这些中长期资金的注入,为红利类指数带来了潜在的大量买盘。
三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强调业绩基准。同样还是在 5 月 7 日,证监会又发布了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目前,约 60% 的主动偏股混合型公募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 300 和中证 800;而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而言,很多公募都是低配银行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红利低波风格可能会因部分基金调仓而受到更多关注。
基金经理调仓还是游资炒作?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有外资机构就在周三向客户表示,周三 A 股金融板块因新的公募基金管理指引上涨。由于新规更加重视基准指数的作用,所以基金经理会增持权重较低的股票 (银行和保险),减持权重较高的股票 (高端制造业),以使其基金表现更贴近基准指数。该机构预计,在短期内难以明确哪些行业会显著跑赢大盘的情况下,这种交易模式将继续,因为更多的本地基金经理试图使其基金表现与基准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沪深 300) 保持一致。
不过,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市场的资金炒作往往与预期挂钩,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发布后,市场一致预期基金产品会逐渐贴近基准,不排除有资金借此机会入场炒作一把,博取短期收益的可能。
「公募基金一季报重仓的科技、消费等偏成长的板块在周三并没有出现明显砸盘迹象。」 另有基金业内人士观察指出,大金融板块的标的市值普遍较高,如果确为公募抱团调仓,其他重仓板块理应出现一定的调整。
公募将如何增配大金融?
虽然对于短期大金融板块的走强,分析人士认为是多重因素共同催化下发生的,但公募新规落地后,是否会推动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上选择增配大金融板块呢?
东吴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或受公募新规落地影响,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的股票仓位总体较前期明显回落,分别回落至 84.3%、66.8%、89.1%。
「预计公募基金未来会明显重视考核基金业绩和比较基准的偏离。」 兴业证券在 5 月 14 日的研报中认为,从行业配置来看,2024 年末主动基金的银行持仓占比仅 3.81%,而沪深 300 指数中银行板块权重高达 13.67%,偏离度将近 10 个百分点。新的公募基金考核机制下,预计主动基金有望增加银行持仓,缩小和业绩基准的偏离度。
5 月 7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 「《方案》」),更加重视投资者回报,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其中,对基金经理的考核,要求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 80%,并且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 10 个百分点的,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招商证券表示,《方案》 将在中长期影响公募基金的产品布局和投资行为。第一,公募基金公司可能进一步加大对指数产品的布局,强化公募基金被动化投资的大趋势。第二,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公募基金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可能更加注重产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这就导致:1) 公募基金整体换手率可能会有所下降;2) 基金管理人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短期相对有限的回撤,进而在市场明显下挫后积极加仓;3) 公募基金可能更加重视对低波高分红产品及股票的配置,而公募基金对高分红尤其是银行长期处于低配状态,未来配比可能回升。
招商证券进一步指出,第三是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后,公募基金的整体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行业分布差异可能在中长期缩小,无论以沪深 300 还是中证 800 为参考基准,当前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的低配比例较高,配比在中长期存在回升可能。
另从个股配置来看,兴业证券认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沪深 300 指数的权重个股低配比例更大,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持仓偏离度分别为 1.9%、1.5%。基金增配趋势下,低配较多的银行有望更为受益。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