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提振,商品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与此同时,锰硅供应持续收紧,在多重利多因素驱动下,锰硅期现价格自低位回升。其中,主力合约累计上涨 7.41%,主流地区现货价格同步上扬,涨幅在 130~230 元/吨。
供应收紧态势难维持
受长期亏损压力影响,锰硅生产企业自 3 月中旬起启动减产,近期减产力度显著加大,供应收缩态势明显。据钢联数据,截至 5 月 16 日当周,全国 187 家独立锰硅企业开工率降至 33.60%,日均产量 23250 吨,较前期高点分别下降 17.93 个百分点、6230 吨,已连续九周下滑,双双创年内新低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相关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3 月锰硅在产企业为 98 家,目前已缩减至 76 家左右,降幅 22.45%;在产炉子从 218 台降至 170 台左右,减少 22.02%,表明企业减产规模持续扩大,预计短期内产量将延续稳中趋降态势。
不过,当前锰硅生产成本同步走低,价格回升改善了企业盈利状况。值得注意的是,锰硅新增产能仍在陆续释放,行业供应过剩格局尚未改变。一旦利润空间打开,企业或重启增产。
需求预期走弱
钢厂生产活动放缓带动锰硅需求回落。截至 5 月 16 日当周,钢联数据显示,247 家钢厂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分别降至 84.15%、91.76%,环比分别下滑 0.47 和 0.33 个百分点;同期五大钢材品种周产量为 868.35 万吨,折算硅锰周度需求量降至 12.56 万吨,已连续两周下降,此外,华北主流钢厂招标询盘价报 5700 元/吨,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钢厂采购意愿谨慎,进一步印证锰硅需求趋弱。
需求走弱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钢厂盈利承压导致生产动能不足。尽管钢联统计的 247 家钢厂盈利占比仍维持在 59.31% 的较高水平,但由于钢价低迷,主流钢材品种即期吨钢利润持续收窄,华北地区部分品种已逼近盈亏平衡点,抑制钢厂扩产意愿。另一方面,钢材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难以支撑用钢需求增长;基建领域虽受益于制造业投资向好,但海外市场不确定性仍存,需求增量有限。
成本下行拖累
锰硅企业减产主要受长期亏损影响,但自 3 月中旬以来,锰矿价格持续回落,推动锰硅生产成本降低,对锰硅价格形成压制。锰硅企业减产导致锰矿需求减少,而供应端增量预期增强,叠加澳洲矿商 South22 发运量即将恢复,锰矿供应预计重回高位,价格或延续下行趋势。此外,焦炭需求见顶,供应稳中有增,叠加焦煤价格走弱,进一步加剧锰硅成本端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尽管近期市场情绪回暖、供应收紧推动锰硅价格反弹,但考虑到需求预期转弱、成本端持续施压,且供应收紧难以长期维持,锰硅价格缺乏持续上涨动力。在供需格局明显改善前,市场仍需保持谨慎态度。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