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正在火热进行的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4) 上,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业内熟知的特斯拉、傅利叶、宇树科技、开普勒等明星企业均带来产品展示。
185cm 的身高、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以及原地后空翻、稳健上下坡、敏捷避障等技能,使得人形机器人展台前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围观,甚至还有不少投资人士过来观察赛道,寻求项目合作。
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也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小编选择了 7 款人型机器人进行详细介绍,它们或背靠巨头,或已进入量产,一起看看你最想带哪款回家?
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擎天柱 (Optimus) 是特斯拉开发的首款人形机器人,搭载特斯拉同款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和传感器。
据介绍,特斯拉二代 Optimus 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 30%,十个手指 「进化」 出感知和触觉,无论是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都能做到 「游刃有余」。

去年 12 月 13 日,第二代 Optimus 首次亮相,特斯拉在社交媒体 X 上放出人形机器人 「擎天柱 2 代」(Optimus Gen2) 的演示视频。
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今年 4 月的财报电话会上披露,Optimus 目前已经能在实验室里执行工厂任务,并相信到今年年底,它将能够在真实的特斯拉工厂里执行任务。
马斯克还称,最快可能会在 2025 年年底之前正式对外销售 Optimus。Optimus 最初的售价将在 2.5 万美元至 3 万美元 (当前约 18.1 万元至 21.8 万元人民币) 之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国内首款鸿蒙操作系统人形机器人 Kvavo
Kvavo(夸父) 是乐聚公司旗下产品,也是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今年 6 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首度亮相。

乐聚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向 TechWeb 表示,Kvavo 机器人搭载了华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相当于机器人的 「大脑」 是靠盘古大模型,其余的软件,包括运动控制等由乐聚公司自研。
Kvavo 机器人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视觉感知,还拥有跳跃能力和多地形行走功能。在大会现场,Kvavo 还打了一套太极,引发围观。目前已经实现人形机器人小样本下的泛化操作,在工业、家庭场景中展开测试。
该工作人员还称,「Kvavo」 机器人目前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去年底正式开卖,至今已经售出 100 多台,一台整体机器人售价在 80 万元左右。
全球首款拥有原地后空翻功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H1
宇树科技推出的 Unitree H1,目前是全球首款拥有原地后空翻能力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身高约 180cm,体重约 47kg,电池容量 864Wh,配备了 3D 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还搭载了宇树内部开发的 M107 关节电机。
据官方介绍,H1 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在速度、力量、机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拥有稳定的步态和高度灵活的动作能力,能在复杂地形和环境中自主行走和奔跑。
2023 年宇树科技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 H1,目前售价低于 9 万美元。
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 Fourier GR-1
2023 年,傅利叶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GR-1,并率先实现量产交付。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傅利叶带来了全新升级的 GR-1。
这款机器人高 1.65 米,体重 55 公斤,全身自由度最多达 54 个,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
据介绍,傅利叶研发团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 GR-1,再将训练好的模型迁移到现实世界。通过远程遥操采集人类的动作数据,用于训练和改进仿真模型,GR-1 得以模仿学习人类运动,完成跳舞、打鼓、放置物品等日常生活动作。
傅利叶工作人员透露,自去年 9 月公开发布后,GR-1 至今已经交付了 65 台,量产了上百台,到今年年底,预计还将交付更多。
开普勒先行者通用人形机器人 K1
开普勒自主研发的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 178cm,体重 85kg,拥有高度仿生的类人形结构和运动控制,全身多达 40 个关节自由度。

今年 4 月,先行者 K1 正式发布,其设计初衷之一是服务于教育科研领域。包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等复杂概念;以及作为研究平台,供科研人员进行各种实验和开发,推动科技创新。
目前 K1 主要针对商业和工业应用,比如,它能够在生产线上执行精确的装配、搬运和检验任务,在仓库管理和物流配送中能够自主导航、搬运重物,以及应用在户外巡检和应急救援领域。
开普勒创始人兼 CEO 胡德波向 TechWeb 表示,「K1 双臂负载 25 到 30 公斤,是全球最强的,单次充电后,持续工作时间可以达到 8 小时。预计 K1 将于今年 10 月开始小批量量产,向首批客户交付测试订单,在实验室测试通过之后,会正式进入量产。」
胡德波还称,K1 的成本控制得很好,目前已经可以做到 3 万美元的销售价格。
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产品 「青龙」
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青龙」 由人形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产品。
该款机器人身高 185cm,体重 82 公斤,具备高机动下肢行走配置与轻量化高精度上肢作业配置,支持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和抗冲击干扰等四大运动功能。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青龙」 机器人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全身多达 43 个主动自由度,最大关节峰值扭矩 400N.m,算力支持 400TOPs。
公开资料显示,人形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已获批省部级上海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 5 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授牌成立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中心研发体系总监邢伯阳曾表示,智能制造将是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比如车辆装配的软装上料、下料等工作。
达闼双足人形机器人 XR4
达闼机器人是一家上海本土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成立于 2018 年,背后股东包括上海国盛集团、软银愿景基金、珠海格力等。
在本届 WAIC 上,达闼首次展出人形双足机器人 XR4。这款机器人采用女性造型,身高 168cm,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拥有超过 60 个智能柔性关节,能以每小时 3.5 公里的速度移动,手臂可承载 10 公斤重物。
据达闼工作人员介绍,XR4 的 「大脑」 和 「身体」 是分离的,智能计算的 「大脑」 放在云端,感知、行动和反馈的本体放在本地。让人工智能做外挂,去控制虚拟的机器人,同时让虚拟的机器人和实体的机器人同步。
XR4 主要面向科研场景,预计将会在养老健康、立体清洁、轻型制造、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已经可以轻松拿起鸡蛋和纤薄的扑克牌,也可以双手协作完成烤面包片、装盘、熨烫衣服等精细活动。
在展会现场,XR4 已经开启全面预售,价格 39.9 万元起。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本次 WAIC 上,多款人型机器人展示了智能化方面的显著进步,无论特斯拉,还是国产厂商。尤其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鸿蒙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还为未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人形机器人诞生 40 多年,前期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具身智能是一大限制因素。胡德波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模型的不断迭代和发展,机器人具身智能有望得到大幅提高。
「现在人形机器人到了落地、批量应用的拐点。」 胡德波表示,「明年开始,包括特斯拉擎天柱、开普勒先行者 K1 会真正在一些场景落地,甚至比很多人预期的会快一些。」
宇树科技方面也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快速进步,人形机器人可能在 1 到 2 年内会有一些小突破,在未来 3 到 5 年内有望实现突破性的质变。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实习、在物流仓储上班的场景,离它们走入寻常百姓家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