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价格在连续多周下行后出现缓和迹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N 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 3.86 万元/吨,N 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 3.60 万元/吨,P 型多晶硅成交均价为 3.13 万元/吨。不过,本周多晶硅整体成交量较少。
结合近期市场趋势及企业动向,硅业分会判断,多晶硅价格将有止跌企稳的趋势。自本月开始,部分多晶硅企业再度进入停产或检修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企业的避险行为,可视为本阶段价格已达到企业承受亏损的极限。
另外,丰水期即将来临,预计本年度暂无新增复产计划,均为产能置换,甚至是以小产能替代大产能。供应大幅缩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供需错配局面,缓和产业和企业的各方压力。
行业咨询机构 InfoLink 指出,当前,硅料厂家策略以稳定价格为主,厂家正在确认自身减产策略,目前仅有部分厂家较为确定后续检修事宜,具体来看大多无新增产量,大宗减产时间点大概会在 6—8 月,与终端需求较为低迷的时点吻合,且部分厂家考虑自身库存较为庞大,多考虑产能置换策略来维持全年生产规模。
与硅料一样,硅片价格也出现暂时止跌的迹象,其中,N 型 G10L 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 0.95 元/片,N 型 G12R 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 1.10 元/片,N 型 G12 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 1.30 元/片,均环比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市场放量成交,硅片库存下降较为明显。
硅业分会指出,随着硅片价格近期大幅下跌,下游需求端对当前价格接受程度较高,硅片采买订单增加;同时,在成本压力下,供应端挺价意愿较强,且部分企业减产稳价意愿较强。在库存降低、需求持稳、企业挺价以及供应降低的预期下,硅片价格持稳运行。
数据显示,本周硅片行业整体开工率在 55% 左右,其中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为 50% 和 56%,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 56%—80% 之间,其余企业开工在 55%—80% 之间。同时,硅片库存降低至 10 天左右用量。
展望后市,硅业分会指出,由于终端需求未有明显回暖,短期内硅片价格反弹的概率相对较低。目前光伏产业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硅料与电池价格变化是影响硅片价格走势重要原因。若后续硅料、电池价格企稳,硅片价格有望跟随波动。
在 InfoLink 看来,尽管本周硅片价格暂时止跌,但整体市场氛围仍偏保守。特别是,终端需求未见明显回升,供需面临缺乏支撑价格回弹的有力因素,短期内价格大幅反弹的几率仍相对较低,加上供应链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后续硅料与电池价格走势仍是观察重点。
该机构还提到,目前上游陆续有减产计划,若后续执行力度加大、去库存速度明显增强,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价格,至于硅片价格能否持续止跌甚至回升,需视 6 月实际减产幅度与需求回升情况而定。
电池片是本周唯一出现价格小幅下滑的产业链环节,其中,183N、210N 电池片本周均价分别跌至 0.255 元/W 与 0.275 元/W,跌幅约 2%。210RN 电池片价格持平,均价为 0.265 元/W。
据悉,根据部分电池片厂家反馈,183N 电池片由于整体需求持续疲软,组件厂客户对于当前电池片均价接受意愿较低,后续成交均价可能得进一步下滑至 0.25 元/W。此外,210R 电池片因上周头部厂家挺价落地,本周主流均价仍依旧持平。
InfoLink 认为,总体来看,5 月底已有部分电池片厂家开始陆续减产。由于近期市场价格紧贴生产成本,厂家难以长期支撑,尤其在 6 月市场普遍预期终端需求走弱的情况下,电池片行情能否修复,仍需观察 6 月减产幅度的实际执行情况。
再看组件环节,在供应链波动逼近探底的局势之下,前期 0.65 元/W 的低价订单已有部分厂家无法交付,前期较激进的厂家也开始调整策略。特别是,本周已看到各个环节厂家开始有挺价趋势。
就组件环节而言,TOPCon 前期一线厂家新单价格底价来到 0.65 元/W—0.66 元/W 的水平,近期低价已经开始有所控制交付量体,厂家减产效应影响之下,部分热门型号再次出现供应不及的情况,近期现货新单价格在 0.67 元/W—0.72 元/W。
在 InfoLink 看来,需求方面,5 月上旬需求仍以前期遗留项目拉动为主,但下旬需求支撑点仍较为薄弱,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或许直至 7、8 月可能都是较为低迷的状态,厂家近期策略变动将影响后续价格能否获得有效支撑。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