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近日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注册,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金属品种即将上市。证监会要求上期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即将上市,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全新风险管理利器,业内反响积极。
助力绿色转型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铸造铝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产量约为62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铸造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抗蚀性和优异的铸造工艺性,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通信设备、电子电器、五金灯具等领域。
铸造铝合金是以废铝为主要原料,与铜、硅等熔炼后,通过铸造工艺生成毛坯或零件的铝合金。铸造铝合金是废铝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生产一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约为电解铝(火电)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铸造铝合金具有再生绿色属性,是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产品。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出,要建设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大幅提升铝资源保障能力,再生铝产量要达1500万吨以上,要持续培育符合规范条件、竞争力强的废铝加工利用企业,推动再生铝和原铝、铝加工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的有力举措,有助于促进我国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完善废铝循环利用的市场和标准,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也是期货市场助力新型工业化的具体举措。
我国是世界铝工业大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我国铝产业链高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拉动铸造铝合金需求增加,产业链企业的价格风险管理需求日趋强烈。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可以与上期所现有的氧化铝、电解铝期货及期权形成协同效应,为我国铝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
下一步,上期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持续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助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业内反响热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表示,近年来,再生铝产业加速发展,规模全球领先,低碳贡献凸出。2020年至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从740万吨增至105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9.3%,占铝总供应比例从16.6%增至19.3%,累计替代矿产资源2.2亿吨,与电解铝生产相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亿吨。在上期所不懈努力下,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即将上市。
这是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第一个品种上市,对于打造产业更好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形成透明、高效的定价方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及时反映产品供需,推动产品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控制风险、盘活资金,解决企业成本高、账期长等痛点难题,提升抗风险能力;第三标准化引领、规范发展,以标准化产品和交割体系促进产业提升 ,引领产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对期货及期权的上市表示非常急迫,广东鸿劲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经理程华伟表示,因下游客户订单锁价存在套期保值需求,但受限于国内缺乏再生铝期货品种,目前仅能通过原铝期货或者通过远期订单与贸易商进行锁价,存在定价偏差风险。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后,公司将优先采用该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同时通过期货仓单销售缓解淡季库存压力并拓宽销售渠道。当前公司与客户采用“月度市场铝价+加工费”定价机制,但因缺乏再生铝期货品种,铝价参考主要依赖国内区域交易市场报价,与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存在偏差。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后,通过引入多元资金与主体参与,其价格发现功能将更好反映再生铝供需关系,提升市场透明度,为产业链参与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并推动铸造铝合金市场交易机制的规范化发展。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王蓉表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后将显著提升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能力。再生铝作为铝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价格方向深受铝价波动影响,涨跌弹性与其自身的供需基本面密切相关。当前,铸造铝合金企业与其下游企业常面临产品价格剧烈波动、长周期订单价格难以锁定的问题,期货市场的引入将进一步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在现有沪铝期货的基础上,增设铸造铝合金期货,铝产业链可以灵活选择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地实现利润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将进一步优化现货定价机制。目前铸造铝合金现货市场缺乏公开、统一、有效的定价机制,其价格的透明度、公允性难以得到产业链企业普遍认可。期货上市运行后,参与者不断扩大和深化,价格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形成更为透明和公允的市场化定价。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