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创业板指数迎来发布 15 周年。
2009 年 10 月 30 日,创业板首批 28 家企业成功上市,承载着服务创新使命的创业板扬帆启航。7 个月后,深交所于 2010 年 6 月 1 日正式发布创业板指数。
十五年间,创业板指从一只不足 100 只股票、市值规模不足 0.4 万亿元的新指数,成长为 5.64 万亿元市值的市场核心指数。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组数据,一起深入了解创业板指。
牛市里的 「上涨先锋」

2010 年 6 月 1 日,创业板指正式发布。截至 2025 年 5 月 30 日收盘,创业板指累计上涨 99.3%。
指数总市值达到 5.64 万亿元,相较发布之初的 0.36 万亿元实现超过 15 倍的增长。
在 A 股市场里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 「牛市要买创业板指」。
作为 A 股最具代表性的成长股指数之一,创业板指是上涨阶段的 「上涨先锋」,在牛市阶段,投创业板就能拿到不错的收益,这也是 A 股投资者指数投资重要启蒙 「教育」。

自 2010 年 6 月以来,A 股共经历了 3 轮持续时间较长的明显上涨行情。在这 3 轮行情中,创业板指都有着很好的表现,涨幅明显优于沪深 300 指数、万得全 A 指数。
以 2012 年启动的 「大牛市」 行情来看,两年半的时间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达 554.56%,分别是万得全 A 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的 2.08 倍和 3.75 倍。
「优创新、高成长」 特色优势
优异的市场表现背后,作为表征中国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代表性指数,其 「优创新、高成长」 特色优势是指数备受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
创业板指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 100 只股票构成。开板至今,这一指数见证了创业板市场的蓬勃发展历程。综合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情况来看,样本公司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优创新、高成长」 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
2024 年,创业板指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 万亿元,净利润约 1800 亿元,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具体来看,近七成样本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近五成样本公司实现净利润正增长,超四成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10%。创业板指总体盈利及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样本公司毛利同比增长 12%,现金流同比增长 16%。2025 年一季度,创业板指业绩增势强劲,营收同比增长 9%、净利润同比增长 26%。
持续迭代精准匹配市场主题
指数是通过规则筛选成份股的,通过对成份股的定期调整,能够让那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备优秀成长基因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
15 年来,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创业板指成份公司历经更迭、「新陈代谢」,样本股累计历经 53 次调整。这样定期的 「吐故纳新」,也让创业板指精准把握不同时代的成长主题。
以 2015 年的牛市为例,TMT 主题是市场资金的重要投资标的,宏观层面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板块崛起。当时,在创业板指覆盖的行业中,计算机、传媒是权重占比最高的两大行业。

当前,按申万行业分类,创业板指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这些与政策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生物科学、先进制造等重要方向一一对应。
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赋能高成长,创业板指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创业板聚焦 「三创四新」 企业,上市公司需符合 「创新、创造、创意」 的大趋势,或者实现传统产业与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的深度融合。当前,创业板指覆盖了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医疗器械、光伏、锂电池等 「含科量」 高的行业,充分体现出了创业板聚焦新兴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2024 年年报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共计 880 亿元,同比增长 10%,总体研发强度 11%,超两成样本公司研发强度超 15%,20 家样本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0 亿元,主要集中于新能源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产业。
连续攀升的现金红利

相比为人熟知的创新成长 「显性」 特质,创业板指的高分红则是其优秀内涵。
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24 年,创业板指的现金分红总额从 86.91 亿元,提升至 812.30 亿元,增幅达 8.35 倍;股息支付率由 25% 提升至 45.95%。
持续攀升的现金分红,一方面能够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向市场传递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超 1400 亿元的资金跟踪
目前,创业板指已经成为了市场资金长期配置的重要标的。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30 日,共有 83 只以创业板指为跟踪标的/业绩基准的公募指数基金,规模合计超过 1400 亿元,产品有 ETF、ETF 联接基金、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业板投资配置工具。其中 ETF 产品数量达 20 只,ETF 产品规模达 1145.41 亿元。
国际投资者持续青睐
巴西当地时间 5 月 26 日,巴西资管布拉德斯科 (Bradesco Asset Management) 与华夏基金 (China Asset Management) 合作的布拉德斯科华夏创业板 ETF(B-Index ETF Connect ChinaAMC ChiNext) 在巴西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深交所和巴交所 ETF 互联互通项目下的首只 ETF 产品。该产品以联接基金的形式投资在深交所上市的 「创业板 ETF 华夏」(交易代码:159957),让巴西投资者能够 「一键投资中国」,更加便利地接触到丰富多元且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
此前,跟踪创业板系列指数的相关 ETF 产品已先后在美国、韩国、新加坡、欧洲等国家或地区上市。
编制方法重要更新
在指数发布的 15 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创业板指的编制方法也迎来了重要的变革。
今年 4 月,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公告表示,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指数编制方法,提升指数可投资性,将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新编制方案将于 2025 年 6 月 16 日正式实施。
核心变化有两大方面:
一是引入 ESG 负面剔除机制,剔除国证 ESG 评级在 B 级以下的股票,降低指数样本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概率;
二是引入个股权重上限机制,通过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 20%,将单只样本股对指数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市场分析指出,此次创业板指新增 「ESG 筛选+权重管控」 的双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指数的代表性、可投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