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楠
刚刚过去的 5 月,上市公司回购热度不减,不仅数十家公司新增披露相关方案,更有逾百家在当月完成回购。
Choice 数据显示,按预案日,5 月共有超过 60 家 A 股公司披露回购预案,包括中国交建(601800.SH) 等央国企,以及红塔证券(601236.SH) 等金融机构。不仅如此,近 150 家公司于当月实施了股份回购,涉及伊利股份(600887.SH)、恒瑞医药(600276.SH) 等多家行业龙头。
这轮上市公司回购潮始于 4 月初,彼时,在关税风波影响之下,百亿护盘资金涌入 A 股市场,上市公司发起回购增持。5 月至今,这些公司陆续兑现前期承诺。记者关注到,部分公司回购动作较快,从披露预案到最终完成,耗时不到一个月。同时,多家公司 「顶格」 实施回购,其最终回购金额接近前期预案金额上限。
在此期间,「回购增持贷」 政策工具提供助力,按回购/增持金额和贷款金额计算,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部分接近九成。就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表示,该项政策工具具有低利率优势,且市场对稳定资金有需求,预计年内将持续火热。
上市公司陆续兑现回购承诺
4 月初,「国家队」 出手稳市,上市公司也发起回购接力赛。
彼时,中国太保(601601.SH)、宁德时代(300750.SZ)、京东方 A(000725.SZ) 等行业龙头纷纷出手宣布回购,其中不乏多单大手笔回购。例如,宁德时代拟回购金额达 40 亿元至 80 亿元,徐工机械(000425.SZ)、美的集团(000333.SZ) 等拟回购金额也均超过 10 亿元。
进入 5 月之后,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兑现前期的回购承诺。
华工科技4 月初披露,拟回购公司股份 477.71 万股至 636.94 万股,对应金额 3 亿元至 4 亿元。同时,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为公司提供专项贷款,比例不超过回购总额的 90%。
5 月月初,该公司便称,自 4 月 25 日首次回购至当月月底,公司累积回购股份 980 万股,成交金额 3.95 亿元。
财通证券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回购。该公司 4 月初称,董事长章启诚提议回购公司股份,拟回购金额 1.5 亿元至 3 亿元,当月中旬公司披露了回购方案。
5 月底,财通证券称,上述回购已实施完成,其间累计回购股份数量 4074.2 万股,对应金额近 3 亿元。
前两个月披露回购预案并实施完成的公司还有德赛西威(002920.SZ)、科华控股(603161.SH) 等。
继续加入回购接力赛
除兑现前期的回购承诺之外,上市公司还在接力回购。5 月至今,Choice 统计显示,70 余家 A 股公司披露了回购预案。
在端午假期过后的近两个交易日 (6 月 3 日和 4 日),就有固德威(688390.SH)、岩山科技(002195.SZ)、ST 华通(002602.SZ) 等多家公司披露回购预案。
哪些公司在近期披露了大额回购计划?以拟回购金额下限计算,5 月至今披露回购预案的公司中,12 家拟回购金额过亿元,涉及兆讯传媒(301102.SZ)、海兴电力(603556.SH) 等。
统计区间内,拟回购金额最高的是宝丰能源(600989.SH),该公司拟拿出 10 亿元至 20 亿元回购,对应股份数量 4386 万股至 8772 万股。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交建和思源电气(002028.SZ),拟回购金额分别为 5 亿元至 10 亿元、3 亿元和 5 亿元。
此外,长虹集团旗下的 3 家上市公司均在 5 月宣布回购。其中,四川长虹(600839.SH) 拟回购 2.5 亿元至 3 亿元,长虹华意(000404.SZ) 和长虹美菱(000521.SZ) 分别拟回购 1.5 亿元至 3 亿元。
对于上市公司回购的持续火热,田利辉认为,4 月以来的该轮回购潮呈现的特点是:部分头部企业以高强度回购形成市场标杆,配合产业龙头的既有回购案例,构成多层次护盘矩阵。
「同时,部分企业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强调完善长效激励机制,还有些企业通过回购注销,直接提升 ROE(净资产收益率) 等核心财务指标、优化资本结构。」 他说。
回购增持贷持续助力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热潮之时,创设半年多的政策工具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持续提供助力。
统计显示,4 月至今,A 股公司披露了 210 份 「回购增持贷」 相关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 436 亿元。其中,贷款以实施股份回购的有 153 份,占比超过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工具的贷款支持力度持续升级。按回购/增持金额和贷款金额计算,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部分接近九成。
嘉化能源(600273.SH) 近期披露,拟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 4 亿元至 6 亿元。其中,九成回购资金来自专项贷款,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提供贷款额度 5.4 亿元。
超八成回购资金来自专项贷款的,还有岩山科技(002195.SZ)、阳谷华泰(300121.SZ) 等多家公司。
其中,岩山科技拟回购金额 4000 万元至 6000 万元,工商银行张江科技支行提供专项贷款不超过 5000 万元,占回购金额上限的约 83%;阳谷华泰拟回购金额 5000 万元至 1 亿元,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提供专项贷款,金额不超过 9000 万元。
对于上市公司积极使用新政策工具,田利辉认为,核心动因是政策套利空间显现,同时也受到市值管理政策等驱动。
「专项再贷款利率低至 2%,显著低于多数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企业通过低成本融资回购股票可赚取利差,直接增厚每股收益。」 他说。同时,监管层明确要求强化市值管理,国企央企需承担维护市场稳定的责任,民企则借机优化股权结构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政策层面,「回购增持贷」 近期再迎利好。5 月初,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央行披露,将 5000 亿元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 3000 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达到 8000 亿元。
田利辉分析称,两项工具的合并将提升资金调配效率,使逆周期机制深化和政策协同性强化。合并后的工具内嵌 「市场低估时托底、高估时抑制」 的机制,通过资金规模与灵活性增强,平滑市场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