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下称 「央行」)6 月 5 日发布公告称,央行将在 6 月 6 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 10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 3 个月 (91 天),这也是央行首次在月初公开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鉴于 6 月将有 5000 亿元 3 个月期和 7000 亿元 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本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将有力对冲当月较大额度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资金。在此之前,央行在 4 月、5 月均保持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

6 月 5 日,央行 《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 栏目首次披露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综合来看,5 月合计净投放 11196 亿元。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及 MLF 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 7 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自去年 10 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货币政策操作对中期借贷便利 (MLF) 的依赖逐步降低。今年 3 月,MLF 改为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 月以来,MLF 操作保持每月净投放,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在 4 月首次出现净回笼。
「MLF 或重回中期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渠道,缓解银行净息差。」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业务所长孙彬彬指出,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MLF 期限偏长、投放和到账时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预期,而且多重价位中标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能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未来央行或加大对 MLF 的使用力度,利好银行资金端。
目前,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已较为丰富,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各类结构性工具均可以投放中期流动性。尽管央行已连续 2 个月保持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但综合来看,央行始终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