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金冥羽
能否 「坐稳」 新消费赛道
Labubu 全球走红,再次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推到聚光灯下。
6 月 9 日,「泡泡玛特创始人成河南新首富」 登上热搜。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王宁 (家族) 身家已达 207 亿美元,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 169 亿美元,成为河南新首富。
图片来源: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截图
被很多人忽略的是,根据该榜单,同样来自河南的蜜雪冰城,其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两兄弟净资产也分别达到 111 亿美元,一度登上福布斯当日涨幅前三名。
图片来源: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截图
这其实不算 「巧合」。批量 「造富」,对河南又意味着什么?
踩中 「痛点」
今年以来,一场由新消费企业主导的资本狂欢在港股市场上演。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与老铺黄金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并称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年内,三家公司股价均实现翻倍增长,总市值合计突破 7000 亿港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毕媛媛 摄)
相比之下,传统消费龙头贵州茅台年初至今的累计表现为负值,「茅台跌倒、新消费吃饱」 的说法,也开始流传。
在外界看来,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两家企业,还颇有向茅台看齐的架势。
有业内人士将蜜雪冰城比作新茶饮领域的 「茅台」。6 月 9 日,蜜雪集团 (2097.HK) 股价报收 565.5 港元,上涨 5.41%,市值达到 2147 亿港元。
短短 3 个月时间,其市值已超过多家老牌酒业品牌,包括 「初代酒王」 泸州老窖,市盈率则是茅台的约两倍。
即便今年 「3·15」 期间被曝出 「使用隔夜柠檬」,在网友 「激情护短」 下,蜜雪冰城股价仍呈上涨之势,被外界评价 「颠覆港股历史」。
再看泡泡玛特,在 Labubu 这一 「塑料茅台」 带动下,2024 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 130.4 亿元,同比增长 106.9%,经调整净利润 34.0 亿元,同比增长 185.9%。其中 Labubu 所属的 The Monsters 系列营收增长更超 7 倍,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 IP。
泡泡玛特历年营收表现 图片来源:Wind
截至 6 月 9 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 250.8 港元,总市值 3368.1 亿港元。今年以来,泡泡玛特股价已上涨超 170%。若将时间线拉长,从 2024 年初至今,泡泡玛特的股价涨幅超过了 11 倍。
消费品牌不少,「胜出者」 因何脱颖而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消费企业能接住 「泼天富贵」,源于其踩中了当下的消费 「痛点」。有分析指出,蜜雪冰城在 「性价比」 上做到极致,在消费转型的背景下,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而泡泡玛特则是瞄准情绪消费需求,以盲盒的未知和 Labubu 的社交属性俘获 「娃粉」 的心。
由于创始人来自河南的共性,也有人尝试挖掘这些公司背后的河南印记。
财经作家秦朔曾撰文剖析河南商人的共性。在他看来,河南商人 「简单、真诚」,「就像蜜雪冰城的核心价值观,『真人真心真产品,不走捷径不骗人』,就像王宁常说的,『关注经营,关注长期』」;同时,他们又 「厚道」,「就像蜜雪对加盟商的支持」。
也有人认为,河南商人遇见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 「普遍实在、谨慎、重视实业,对营销包装和资本运作偏好不大」。因此,尽管在过去狂飙突进的年代里未能脱颖而出,一旦消费进入更加务实的周期,河南商人以 「中式霸总」 之姿更能 「穿越周期」。
重塑路径
从今年 3 月开始,有关河南商业的讨论开始不断发酵,讨论焦点正是蜜雪冰城、泡泡玛特,以及被视为新一轮商业 「标杆」 的胖东来——三者被并称为河南商业跑出的 「三头象」,都是 「中国消费领域的现象级企业」。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姝 摄)
河南也在谋求抓住这一轮发展之机。今年 3 月召开的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专门邀请胖东来相关负责人上台发言。而后,当地媒体频繁提及河南新消费企业与当地经济的关联,以期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之法。
而放在河南首富变迁的新趋势下,有关新消费重塑河南的路径也浮出水面。
在泡泡玛特之前,连续近 10 年居于河南首富之位的是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2014 年,以 22 头猪起家的牧原股份登陆 A 股,上市当年就以 90 亿元的财富超过辅仁药业朱文臣,首次接任河南首富。而后,在猪价一片上涨声中,牧原股份凭借 「自繁自养一体化」 的养殖模式快速扩张,秦英林的财富雪球也越滚越大。
当时的河南,最大的标签也是农业。如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直到现在,河南仍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每年贡献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1/10 以上。不仅如此,包括双汇、卫龙等知名食品企业名声在外,也加深了河南与 「口腹之欲」 的绑定关系。
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看来,「首富」 位次交替,事实上反映了河南产业标签的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向新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和转型。河南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从以基础产业为主逐渐向以创新和消费驱动的产业转型。
图片来源:顶端新闻
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农商相斥」 的刻板印象并不能形容河南。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颇显创新的亚细亚商场就曾搅动河南商业,甚至吸引全国商场前来 「取经」。
而过去农业大省的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河南的商业发展。
宋向清提到,河南农业、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为新消费品牌提供了支撑,比如为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生产提供保障,而电商、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则进一步完善了新消费品牌的产业配套。
此外,他还指出,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拥有近 1 亿的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多元化的消费偏好,催生了众多新消费品牌。有人总结,河南目前三大消费品牌,蜜雪冰城代表平民消费,胖东来代表品质消费,泡泡玛特代表精神消费,几乎承包了目前新消费的典型业态。
「造富」 方向
纵观全国,首富更替还在更多省份上演,也透露出这些省份产业变化的新迹象。
同样是中西部省份,四川新首富由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 「摘下」。
一年半前,百利天恒完成了一笔围绕治疗癌症的抗体偶联 (ADC) 分子 BL-B01D1、总价值高达 84 亿美元的开发授权交易,震动中国医药圈。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朱义净资产达到 138 亿美元。
作为对照的是,以创新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四川重点发力的方向。去年,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 年,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收近 6000 亿元,仅以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五家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国际授权交易计算,其潜在交易总额就超 200 亿美元。
首富同样出现变化的是陕西,新首富为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与严建亚夫妇。其以类人胶原蛋白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先后推出 「可丽金」 和 「可复美」 品牌,后者为国内首款获批二类械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福布斯实时榜数据显示,其净资产为 47 亿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四川、陕西还是河南,新首富均来自新兴产业赛道,也代表了各自 「造富」 的方向。
不过对于河南而言,新消费赛道还难言 「坐稳」。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张建 摄)
严格来说,泡泡玛特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河南企业。如秦朔所说,这家创立于北京的企业,只因 「王宁最初创业是在郑州读大学期间,开过名为 『格子街』、卖潮流小商品的线下店,且这家店转手卖的 20 多万元,用于第一家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因此被 「溯源到河南」。
也有业界担忧,在新消费热潮下,这些因风口而起的企业,可能面临泡沫的风险。此前,美银已将蜜雪冰城评级下调至 「跑输大市」,并揭示了三大关键风险:短期基本面难以支撑高估值、海外扩张和咖啡业务受阻限制长期增长空间、以及资金流动推动的估值泡沫可能面临修正。
求新求变本就是消费的常态。如何快速出招、挖掘更多有增长潜力的消费企业,或许是河南抓住此轮商业发展潮流的关键。
记者|杨弃非
编辑|金冥羽 盖源源
校对|刘思琦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56693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