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看来,「校友回归」 是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下一步,湖北将实施校友企业产研一体 「融合」,畅通成果转化体系,支持校友企业参与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设,引导和服务校友技术成果在鄂转化。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42375
6 月 9 日发布的 《湖北省 「校友回归」 工作方案》 提出,到 2027 年,湖北力争招引校友人才 3000 人以上,建成校友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30 个以上,力争吸引校友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每年增长 10% 以上,促成校友企业与高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年均增长不低于 20%,实现校友捐赠规模稳步增长。
据介绍,该方案聚焦解决校友 「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三个关键问题,围绕开展 「校友+智力、科技、项目、企业、教育」 五个专项行动,提出 20 条具体措施。按照 「省级统筹、部门联动、校地协同、多方参与」 的原则,建立健全 「校友回归」 工作推进机制,促进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等各类资源要素在湖北聚集。
在当天举行的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张文兵表示,将充分了解校友企业投资需求,对接合作意向,洽谈投资领域,帮助校友企业投资项目签约落地,鼓励校友企业与市县政府、高校院所、产业园区等合作设立产投基金、创投基金,全方位支持广大校友投资湖北,共享发展。
解读:说到 「校友经济」,今年最出圈的当属浙江。年初,「杭州六小龙」 横空出世。其中,深度求索 (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 3 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杭州六小龙」 背后的 「浙大基因」 引发众多关注与讨论。
以学校平台为载体,聚合校友力量,搭建一个校友社群,被认为是 「校友经济」 的主要特点。对于很多人来说,「校友」 代表了价值观的相互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智力和资源 「碰撞」 起来会更有 「效率」。甚至有人说,在项目对接上,「校友」 二字是比 「任何尽职调查都管用的背书」。
地方想要发展 「校友经济」 的前提,是要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共有 133 所高校 (截至 2024 年 6 月),其中本科高校数量占比过半,双一流高校 7 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五。近千万校友资源,被认为是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
以武汉为例,早在 2017 年,武汉实施的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可以说是开创了城市 「校友经济」 的新模式。数据显示,2017 年武汉招商引资签约 2.58 万亿元,其中校友项目签约金额达 1.3 万亿元,占总额 50.4%,足见 「校友经济」 对武汉经济的撬动作用。
今年 1 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省长李殿勋在武汉与多位企业家座谈交流。参加此次座谈交流的企业家中,包括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等都是武汉大学毕业。王忠林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他们带动更多企业来鄂投资兴业。
2 月,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推进 「楚商回乡」 和 「校友回归」 工作。他强调,要突出以乡情为纽带,大规模推进境内外楚商回乡投资兴业,广泛发动在鄂高校校友回归共谋发展,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在当地看来,「校友回归」 是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下一步,湖北将实施校友企业产研一体 「融合」,畅通成果转化体系,支持校友企业参与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设,引导和服务校友技术成果在鄂转化。
湖北想要抓住的也不仅仅是校友。据了解,在此次湖北开展的 「抓创业促就业」 系列行动中,除了 《湖北省 「校友回归」 工作方案》,还包括了 《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行动方案》《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创响荆楚」 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行动方案》。
为何聚焦这四类人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外出务工人员带回了实践经验,楚商、校友注入资本与商业网络,高校师生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把这四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可以让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活力。
#动向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印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
据南方网消息,近日,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筹备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水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印发实施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并连续 4 年将发展水经济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持续给予政策、平台、机制等方面支持。加之广东河湖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水经济新业态市场内生动力强大,广东水经济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疆电外送」 第三通道投产送电
国家电网 10 日宣布,哈密-重庆±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哈密-重庆工程) 投产送电。这是我国第三条 「疆电外送」 直流大动脉,承载着将西北的清洁能源向巴山渝水输送的使命。哈密-重庆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采用±800 千伏额定电压、800 万千瓦额定容量的 「双八百」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 2260 公里。
广州三条城际轨道线将在十五运前开通
6 月 10 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 (2025 年第 11 场)。会上消息,在十五运会开幕前,广州计划建成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新白广城际 (白云机场 T2 至竹料段),届时可串联白云机场、金融城、琶洲、广州南站等重要商务区和交通枢纽;同时继续加快地铁 10 号线、12 号线东段和西段、13 号线二期、14 号线二期等 4 条 (5 段) 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争全运会前通车。
#声音
贵州 「村超」 被足协叫停?组委会辟谣
贵州村超组委会 9 日发表声明,针对近期大量涉及贵州 「村超」 的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辟谣。声明提到,随着 「苏超」 的火爆出圈,网络上出现 「足协指导搅黄了贵州 『村超』」「『村超』 被足协叫停了」「『村超』 没了」 等大量涉及贵州 「村超」 的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伤害了热爱和支持 「村超」 的国内外球迷网友的心,对 「村超」 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对此,贵州村超组委会郑重向大家辟谣,这些负面言论有一部分是对 「村超」 的误解,还有一些是无中生有,是为了博人眼球、恶意炒作、吸引流量。声明称,「村超」 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是榕江 38.5 万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体融合的伟大尝试,出圈以来在全网球迷的关心下,得以持续火爆,逐步成为植根于人民群众、人民主创的文旅体品牌赛事。
声明指出,「村超」 姓 「村」,是源于群众、扎根群众的草根足球文化赛事,最近停赛一周,是因为要保证高考有序进行;「村超」 火在人心,做的是静水深流、细水长流的长红赛事。
#数读
去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 151.2 万辆,纯电动汽车占 71%
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 《2024 年上海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24 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151.2 万辆;纯电动汽车持续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年度推广占比约 8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纯电动汽车累计占比 71%。
《报告》 还披露,对外交通的客运方面,2024 年上海机场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 1.25 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上海铁路对外客运量 2.59 亿人次;城市客运方面,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轮渡、金山铁路) 日均客运量 1338.9 万人次,巡游出租车日均载客 39.1 万车次,网约车日均载客 157.9 万车次;对外交通的货运方面,水路运输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约 8.64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5150.6 万 TEU;航空运输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货邮吞吐量 420.6 万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