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双方进行了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沟通。双方原则上就落实两国元首 6 月 5 日通话共识以及日内瓦会谈共识达成了框架。这次伦敦会谈取得的进展有利于中美之间进一步增进信任,进一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积极的正能量。
相关报道
两日会谈安排紧凑 美方释出多项议题 全球紧盯中美伦敦磋商
中美经贸官员 10 日在英国伦敦继续进行第二日的磋商。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10 日表示,谈判 「进展顺利」。「昨天我们整天都在谈,今天估计也是一整天。」 卢特尼克对记者称,「谈得很顺利,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一起交流。」
据彭博社报道,这是自上月中美代表团在日内瓦会晤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旨在重建双方对履行日内瓦达成的承诺的信心。当时双方曾同意在 90 天内暂时降低惩罚性关税,为解决贸易问题争取时间。公开报道显示,本轮磋商在白金汉宫附近建于 19 世纪的兰卡斯特宫举行。美国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牵头,成员还包括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中国代表团则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领,还包括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副部长李成钢。9 日,双方的会谈长达近 7 个小时。
据英国广播公司 (BBC)10 日报道,一位美国官员称,双方预计于英国当地时间 10 日 10 时再次会面,开始第二天的磋商。据央视新闻消息,10 日的会议从上午开始,在午餐后继续进行。
尽管贝森特被认为是对华谈判的核心人物,但多家外媒此次更关注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此次磋商中的角色。他并未参加上一次在日内瓦的会谈。路透社认为,卢特尼克参加伦敦磋商,凸显了出口管制议题在这次谈判中的重要地位。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这轮磋商中,美方考虑取消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涉及芯片设计软件、喷气发动机零件、乙烷以及核材料等领域。这些措施大多是在过去几周中美关系再度紧张升级时出台的,条件是中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不过,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 9 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称,美国不会放松对英伟达顶级芯片的出口限制,比如用于支持人工智能运行的芯片。
「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并未立即开展正式贸易谈判,而是进入了互相指责的阶段。」BBC 10 日称,这显示出要缓解中美之间的分歧,日内瓦谈判只是一个开始,而且随时可能面对各种变化。事实上,中美 7 年前的贸易谈判历时一年半之久,中间也曾多次停摆和重启。
「中美启动贸易谈判,新兴市场股市攀升至 3 年来最高。」 新加坡 《联合早报》10 日报道称,美国和中国展开贸易谈判,带动亚太和新兴市场股市攀高,新兴市场股市攀升至 2022 年以来的高点。报道援引分析师的观点称,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或许已过了最糟糕的情况。然而,任何反弹都不见得是可持续的,因为谈判仍未有突破或取得具体成果。报道还称,除了贸易谈判冲淡市场的紧张情绪,美元走弱、全球通货膨胀放缓,以及美国的经济和劳动市场依然坚韧,都推动股市攀高。
(中国新闻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