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锂电池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导致中国锂电池出口美国市场一度停滞。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双方大幅下降关税,中国锂电池出口因此得以重启。但在 5 月单月,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产品金额仍创三年新低。
海关总署 6 月 2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5 月,中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额为 6.46 亿美元,为 2022 年 4 月以来新低,较 4 月下滑 43%。同期,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为 58.58 亿美元,较前一个月下降 4.5%。
过去五年,美国都是中国锂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今年 2 月-5 月,德国连续四个月超越美国,成为中国锂电池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国,美国位列第二。
中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在 5 月出现大幅下降,源于美国对华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今年 4 月 2 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所谓对等关税,4 月 9 日正式生效。此后数日,美国多次上调对华加征关税,税率在当月最高达到 145%。
就锂电池而言,包括产品基础关税、去年基于 301 条款,以及今年以芬太尼名义和 301 条款加征的关税累加,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关税和非车用锂电池关税已分别升至 173.4% 和 155.9%。
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主要为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占比相对较少。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行业资讯机构伍德麦肯兹称,2024 年,美国大型储能项目中使用的储能电池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中国在用于储能行业的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根据上海有色网等多家机构的 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企业均来自中国电池公司。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一家国内头部储能电池公司美国业务负责人刘宇 (化名) 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当储能电池关税大幅升高至 155.9% 时,大部分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发货已基本暂停,「大家开玩笑说要开始放假了」。
在中美两国政府 5 月 12 日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这一情况得以改变。
双方承诺将于 5 月 14 日前大幅下调关税,其中,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加征比例将由此前的 145% 下调至 30%。
上述措施生效后,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关税下调至 73.4%,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车用锂电池关税下降至 40.9%,降幅均为 115%。
刘宇所在的公司很快被美国客户催着要求赶紧生产发货,这打消了他对于客户是否会继续提货的顾虑。
刘宇此前曾担心,相较于去年底储能电池所征收的 10.9% 税率,目前的关税仍然增加了 30%,在此情况下投资储能项目是否仍有盈利可能。
他事后分析称,对于美国储能项目开发商而言,相对于获得更低成本的储能电池,能够按照稳定税率执行现有的储能项目更为重要,同时 40.9% 的关税对于储能项目仍具有经济可行性,但需要重新计算投资回报周期。
根据界面新闻了解,如何分担新增的关税成本,根据具体订单情况有所差异。亿纬锂能(300014.SZ) 今年 4 月曾就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回应称,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 FOB(离岸价交货) 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
刘宇称,他所在公司出口美国的储能电池采用 DDP 模式 (完税后交货),但关税等费用由客户提前支付给出口企业,因此新增关税基本由客户承担,但也存在一定的议价空间。
熟悉锂电池出口的行业资深人士李磊 (化名) 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除了利用关税窗口期,交付原有储能项目订单外,也有国内储能企业计划在此期间增加在美国的库存。
「如果关税未来出现调整,可以通过释放库存继续接一部分订单。」 李磊称。
储能电池企业抢出口的策略,尚未完全体现在 5 月的锂电池出口数据上。
刘宇所在的公司,就处于协调现有储能电池产能,加快生产节奏,交付美国项目订单的过程中。在生产物料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储能电池从启动生产到产品离港,通常需要耗时一个多月。
如果考虑到中国对美国的锂电池出口在 5 月下半月才实质性恢复,单月 6.46 亿美元的出口额仍属可观。
多位行业人士分析称,今年 6 月,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锂电池金额可能会有进一步提高。
但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史家琰称,即使 6 月出口额有所恢复,也很难回到此前的水平。「加征关税后,买卖双方的贸易成本大幅增加,叠加特朗普政府调整美国清洁能源的扶持政策,此前由拜登政府推出的储能项目投资补贴存续有不确定性。」 她告诉界面新闻。
据界面新闻了解,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存在较大波动可能,中国企业现阶段难以接到新的储能电池订单。
根据 5 月 12 日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 24% 的关税将暂停加征 90 天,中国也采取了对应的举措。但此部分关税是否会在 90 天后重新实施,目前尚不明朗。此外,对于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车用锂电池,基于 301 条款的 17.5% 额外关税将在 2026 年开始加征。
如果上述两笔关税同时落地,中国出口美国储能电池的关税税率将升至 82.4%,这显然超过了供需双方所能承受的范围。
美国的储能项目开发商正在寻找替代方案,比如有能力在中国以外生产储能电池的供应商。
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在内的中国公司均已在海外布局电池产能。李磊称,正在美国建设储能电池工厂的韩国和日本电池企业,可能也会瓜分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前景尚处于迷雾期的当下,美国市场在建或规划中的储能项目因此出现延期。
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 Fluence 在上个月称,由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出台,今年二季度,其与客户共同决定暂停部分正在建设的美国储能项目,同时推迟签订新项目合同,直到关税政策明朗。Fluence 因此调低了全年财务指引,将营收中值由 34 亿美元大幅下调至 27 亿美元。
(界面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