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婧婷
自 2025 年年初以来,科技创新热潮不仅推动港股领涨全球,港股 IPO 也出现强劲复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攀升。
6 月 18 日,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 「港交所」) 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当前港股 IPO 排队企业超 160 家,仅 5 月就有 40 多家企业递表。
「2025 年港股市场回暖受益于降息周期来临、政策支持、改革成效以及投资者情绪变化等多重因素。」 港交所发言人在接受 《中国经营报》 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记者根据 Wind 数据统计发现,在 160 余家赴港 IPO 排队企业中,有超过九成以上的企业来自中国内地。
实际上,港股市场升温很大程度上亦有赖于内地监管层面的推动和支持。2024 年 4 月 1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对港合作 「5 条」,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其中,「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为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 6 月 19 日,5 条措施推出至今 14 个月,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已达 86 家,2025 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 31 家,其中,宁德时代以 52 亿美元的募资额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 IPO。
IPO 市场回温 「A+H」 上市案例频出
6 月 12 日,安永发布 2025 年上半年 《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市场》 报告 (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约有 40 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 140 亿美元 (约合 1087 亿港元),筹资额占全球总筹资额的 24%,排在全球首位,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凭借 76 亿美元和 70 亿美元分列二、三位。与去年相比,港交所 IPO 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涨 33% 和 711%,预计将超过去年全年 IPO 筹资总额。
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港股市场 IPO 平均筹资额大幅增长,同比上涨超过 5 倍,在近十年内排列第二,仅次于 2021 年上半年。从行业划分来看,2025 年上半年,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 IPO 活动保持活跃,IPO 数量与零售和消费行业并列第一,都为 11 家。
谈及港股复苏原因,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一方面,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A 股 IPO 监管趋严,同时美国加强中概股审查,赴美上市风险加大;另一方面,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吸引企业,同时境内政策拓宽企业境外上市渠道,进一步助力企业赴港上市。
记者注意到,多家 A 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香港发行 IPO,报告显示,截至 6 月 11 日,2025 年上半年 A 股上市公司或 A 股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 IPO 平均筹资额近百亿港元。
记者查询 Wind 了解到,截至 2025 年 6 月初,内地公司赴港上市数量为 28 家。2025 年以来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的募资总额为 777.2435 亿元 (约合 776.8 亿港元)。宁德时代(03750.HK)、恒瑞医药(01276.HK)、赤峰黄金(06693.HK) 等一众大型 「A+H」 公司于 5 月份陆续登陆港股,其中宁德时代凭借 52.52 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 2025 年上半年全球最大 IPO,恒瑞医药以 12.63 亿美元募资规模排在上半年全球 IPO 榜单第六位。
大量 A 股上市公司寻求 「A+H」 两地上市,这对港股的生态带来哪些影响?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向记者表示,拟 「A+H」 上市的公司大多为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这些公司在港股乃至海外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稀缺性,能够填补港股在很多板块缺乏上市公司的缺口,使港股的行业结构更加完善,投资者可投资的行业板块更加丰富。
在何兆烽看来,近期寻求 「A+H」 两地上市的公司多为绩优龙头企业,它们在港股市场的稀缺性使得市场对其估值有重新审视的过程。在港股市场逐步成熟、流动性和估值持续改善的背景下,这些优质资产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带动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中枢上移。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呈现哪些趋势?平安证券研报分析,从近两年已赴港上市中资企业情况看,主要呈现市值水平提升、「含科量」 提升、企业加速出海三大趋势。
第一,赴港中资企业市值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 「A+H」 行业龙头数量增加,有助于提升港股优质标的数量。第二,分行业看,赴港上市中资企业中的科技产业公司数量增加,「含科量」 提升有助于增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第三,企业以港交所的强大融资能力为 「助推器」,提高研发投入,并加速出海布局,将有助于改善公司基本面。
而观察企业赴港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今年以来,整体 「A+H」 公司以及近两年在港股上市的中资企业,均在港股表现占优。
内地香港系列政策助力热度提升
记者了解到,港交所近期推出多条政策来推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上市制度的包容性,为科技企业度身定制了相应的上市规则,并优化上市流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提供更便捷的上市服务。
港交所新闻发言人向记者表示,港交所近期推出的上市服务方面的优化措施包括:2024 年 8 月优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10 月与香港证监会共同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 A 股公司审批流程;2025 年 5 月推出 「科企专线」。
今年 5 月 6 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发出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 「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实际上,赴港上市热更离不开内地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
2024 年 4 月 19 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将采取 5 项措施来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其中,「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为 5 项措施之一。
证监会表示,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令赴港上市的融资渠道畅通,有力支持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支持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既体现中央政府对于香港市场的重视,也体现对于优质企业的包容,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是重要的机遇。
赴港上市对内地企业和香港市场有哪些作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指出,赴港上市可以借助港股市场,进一步拓宽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吸引优质国际资本助力内地企业发展,并对接全球市场规则体系,提升上市企业治理能力。尤其是将助力我国亟待技术创新的产业领域,持续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香港市场来说,赴港上市可带来港股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尤其是通过促进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引入更多境内外资金入市,持续提升港股市场投资吸引力,并优化制度供给,巩固提升香港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优质资产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提升
与此同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外资流入港股市场的趋势也日益受到关注。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在创新科技方面实现突破,吸引了全球资本的注意,国际资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香港市场凭借制度优势,成为国际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首选平台。随着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加速配置,香港交易所会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角色,提升香港市场的吸引力,连接国际资本与中国机遇。」 港交所方面表示,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港交所不断优化交易机制、丰富产品 (尤其是风险管理工具),并且陆续在伦敦、纽约开设办事处,加强对国际客户的沟通与服务,今年,港交所还将在沙特利雅得设立办事处,帮助中东投资者了解香港市场。
安永预计,2025 年下半年,香港 IPO 市场继续保持全面回暖态势。A 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科企专线」 的落地、中概股回归的升温等因素不断加码,香港 IPO 活动的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 年,大型企业在港交所的 IPO 之路会更加顺畅,更多大型 IPO 及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望在年内上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与健康以及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争相赴港上市,未来香港科技型 IPO 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本批拟 「A+H」 两地上市的公司大多为行业细分赛道龙头,在香港乃至海外资本市场都具备较强的稀缺性,预计将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加速入场,促进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未来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方向,前述发言人向记者强调,未来港交所会继续检视和优化上市制度,巩固香港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为了保证市场的质量和公平性,我们对所有发行人一视同仁,所有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都必须遵守 《上市规则》 及相关监管要求。
(中国经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