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6 月 23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 1-5 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澎湃新闻注意到,2025 年 1-5 月,国内太阳能发电 (即光伏发电) 新增装机容量达 197.85GW,同比增长近 150%。5 月单月的新增装机量更为炸裂,高达 92.92GW,经澎湃新闻计算,该数据较 4 月份大增 105.48%,较 2024 年同期暴涨 388.03%。
截至 5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36.1 亿千瓦,同比增长 18.8%。其中,光伏、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 10.8 亿千瓦、5.7 亿千瓦,在国内发电总装机中接近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1、2 月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 39.47GW,3 月新增装机 20.24GW,4 月直接飙升到 45.22GW。而 5 月以超 90GW 的单月光伏新增装机,史无前例,再破纪录。可作为对比的是,2024 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新增装机容量为 277.17GW。也就是说,今年仅前 5 个月的新增装机,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的 71.38%。
国内分布式光伏新政和新能源入市政策 136 号文带来的抢装潮,是光伏装机井喷的关键所在。
今年 1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 5 月 1 日前并网投产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仍可享受全额上网补贴;此后的新项目只能选择自发自用或余电上网,原有的补贴模式彻底终结。
2 月 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2025〕136 号),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文件将 2025 年 6 月 1 日作为 「新老划段」 的分水岭,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将以不同的价格方式结算。
以上两个文件堪称新能源彻底断奶的 「成人礼」。新老政策切换的窗口期,催生出 「430」、「531」 两个抢装大限。
电站投资商疯狂抢并网工期、组件厂商连夜排单甚至毁约低价订单、经销商接到 「最后通牒」 限期付款否则订单作废……抢装盛况再度上演,刺激消沉已久的光伏产业链全线涨价。3 月份,组件价格环比涨幅超过 30%,分布式组件均价涨至 0.76 元/W,头部企业报价甚至重回 0.8 元/W 时代。但好景不长,鉴于当前行业供需严重错配,需求爆发和集体涨价只是昙花一现。
但爆发式增长的新增装机背后,是光伏行业浓重的忧思。伴随抢装潮结束,终端需求将落入低谷和真空期。
澎湃新闻近日在 SNEC 期间与多家光伏企业高管交流时感受到,行业对下半年的装机需求普遍悲观,三季度尤甚。全球需求阶段性下滑、电价体系彻底重构、过剩产能难以清退,中国光伏行业泰山压顶,寒冬将蔓延至 2026 年。
上海有色网光伏首席分析师史真伟认为,二季度末期的抢装,较大消耗了下半年的市场需求,下半年需求侧面临的整体压力或将较大。其预测,今年三季度市场月度装机量最低点或将重新回到十几 GW,对年末装机高点预期也较低。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