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网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截至 6 月 24 日,年内已有 17 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等待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港股 IPO 正在提速。2025 年以来,港股市场已上市 35 只新股。而在本周,除开已在周一上市的三花智控等 3 只个股外,还有曹操出行等 5 只个股即将上市。

IPO 依旧紧锣密鼓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今年已有 17 家公司通过聆讯,其中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周六福、SAINT BELLA 5 家公司即将在本周登陆港股市场。
目前,曹操出行和香江电器都已结束招股,即将在 25 日上市。不过,在暗盘阶段,曹操出行大跌 16.79%,而香江电器下跌 2.80%。
公告显示,曹操出行计划全球发售 4417.86 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为 441.79 万股,国际发售股份为 3976.07 万股,每股发售价为 41.94 港元。预计募资 18.53 亿港元。
按照每股发售价计算,曹操出行估值约 228.23 亿港元。曹操出行已于本次 IPO 发行中引入 6 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香港)、无极资本、国轩高科(香港)、亿纬亚洲和速腾聚创。上述 6 位基石投资者将合计认购 2264.24 万股,约 9.52 亿港元。
据了解,曹操出行创立于 2015 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 「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 的战略性投资业务,已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GTV(总交易额) 计算,公司自 2021 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并于 2024 年跃居行业第二。
而香江电器拟发行 6822 万股,招股价 2.86 港元/股—3.35 港元/股,预计 6 月 25 日上市。该公司是中国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主要以 ODM/OEM 模式经营,客户包括沃尔玛、飞利浦等知名品牌,主要收入来自厨房小家电。
2024 年,香江电器是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占 0.8% 市场份额;其电热水壶在中国对美加出口中占较大份额。公司产品涵盖电热、电动、电子类家电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已引入基石投资者,假设发售价为 3.11 港元/股,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约 40.46% 发售股份。公司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 1.72 亿港元,将用于设立泰国厂房、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设立研发中心及补充营运资金。
而在剩余 12 家公司中,还包括多家 A 股公司,如蓝思科技、峰岹科技、安井食品等。其中蓝思科技更是 A 股的明星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本次港股上市中,蓝思科技的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作为一家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两大核心赛道均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

上述公司中,还包括一些知名的消费品公司如 IFBH。该公司凭借其 「if」 品牌,在椰子水饮料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公司中,其他 11 家公司均是在本月通过聆讯,而只有明基医院是在今年 4 月 11 日通过聆讯,但迟迟未能上市。
打新赚钱效应持续
在本轮港股 IPO 热潮中,打新的赚钱效应一直在持续。
Wind 数据显示,已在 6 月上市的 7 只新股中,仅有三花智控和 MetaLight 两只破发,分别下跌 0.13% 和 30.26%;而另外 5 只新股中有 4 只都取得了不错的涨幅,如药捷安康-B 的首日涨幅更是高达 78.71%,其他如佰泽医疗和容大科技的涨幅都超过 40%。

而把统计数据拉长到 2025 年来看,2025 年以来已上市的 35 只新股中,只有 10 只新股破发,破发率为 28.57%。在上涨的个股中,映恩生物-B 的涨幅更是达到 116.70%。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的 IPO 热潮下,港交所的募资规模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在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 落地、中概股回归升温等因素作用下,港股 IPO 市场热度将持续推升。本批拟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将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登陆港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 IPO 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而对于今年港股 IPO 市场快速复苏的问题,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并不在乎排名:「排名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我们的最根本目标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确保可以提供一个特别有力的融资平台,支撑企业更好发展。」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