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 6 月 23 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要求特斯拉就 Robotaxi 出现的相关问题提供更多信息。
此前,相关网络视频显示,Robotaxi 测试车辆存在违规变道与超速行驶等问题。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公众与业内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的广泛关注。
上线即遭调查
当地时间 6 月 22 日,特斯拉启动奥斯汀 Robotaxi 试点,使用的是配备全自动驾驶系统的 Model Y 电动车。此次测试是特斯拉Robotaxi 项目的首次公开付费运营尝试,仅部署十余辆车,服务范围也受到严格限制,要求避开恶劣天气与复杂路口,并拒绝为 18 岁以下乘客提供服务。
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 X 上称,测试 「非常成功」。23 日,特斯拉股价上涨 8.23%,创下三周新高。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因此单日激增约 149 亿美元,达到 4239 亿美元。
特斯拉 Robotaxi 的正式登场被市场多头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著名特斯拉多头、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 6 月 22 日试乘后,将体验描述为 「令人印象深刻」,认为这标志着 「特斯拉价值 1 万亿美元的自动驾驶之旅」 和 「人工智能故事的开始」。
华尔街投行康托·菲茨杰拉德 (Cantor Fitzgerald) 分析师安德烈斯·谢帕德 (Andres Sheppard) 也表达了乐观预期,认为特斯拉将在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行业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但随即,数段在奥斯汀街头拍摄的视频在 Reddit 和 X 平台热传。视频显示,Robotaxi 在红绿灯下突然掉头、压线进入对向车道,甚至在限速区域内超速通过路口。这些视频引发了公众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警觉。
据悉,NHTSA 早在 2023 年就开始调查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尤其关注其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发生的四起撞车事故,其中包括一起致命交通事故。目前,该项调查仍在进行中。
6 月 23 日,NHTSA 证实已联系特斯拉公司,要求就其最新部署的 Robotaxi 服务提供更多信息。NHTSA 在声明中强调,美国法律并不要求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 「预批准」,但制造商必须保证其系统符合现行安全标准。而一旦出现安全隐患,NHTSA 有权发起调查甚至下达召回令。
目前,特斯拉已向 NHTSA 提交了关于此次 Robotaxi 部署的答复材料,但标注为 「保密商业信息」,拒绝公开。这一做法也被部分交通安全倡导者批评为 「缺乏透明度」,不利于公众监督与行业改进。
无人驾驶仍处试验期
在整个美国市场,无人驾驶出租车尚处在试验性推广阶段。
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 Waymo 是目前美国唯一一家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公司,提供搭载付费乘客的服务。该公司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等地的道路上部署了超过 1500 辆汽车,每周运行次数超过 25 万次。
除此之外,亚马逊也在布局自动驾驶领域。该公司于近日宣布,通过其自动驾驶汽车部门 Zoox,在硅谷附近新建工厂,计划每年生产最多 1 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标志着亚马逊将正式挑战 Waymo 的领先地位。公司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拉斯维加斯推出首个商业服务,并逐步拓展至更多城市。
通用汽车旗下子公司 Cruise 此前也在在多座城市开展试点,但 Cruise 在旧金山发生一起无人驾驶车辆未识别倒地行人、导致二次碾压的严重事故,引发公众恐慌。这也促使监管机构对该行业加强审查。
增长愿景面临挑战
特斯拉的 Robotaxi 项目采取了与 Waymo 和 Cruise 等竞争对手不同的技术路线。后者主要依赖激光雷达(Lidar) 和高精地图,特斯拉则倚重摄像头与人工智能算法 「视觉优先」 策略。前者被认为更安全,但成本更高;后者灵活性强,但在识别异常情况,如大雨、夜间、施工区域等方面存在天然短板。
去年 10 月,纽约市卡多佐法学院自动驾驶系统法律专家马修·万斯利 (Matthew Wansley) 曾指出,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缺乏多传感器融合,对复杂交叉路口、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境应对能力不足。
今年 5 月,乔治梅森大学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心主任、前 NHTSA 高官米茜·康明斯(Missy Cummings) 对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行业透明度提出批评,强调特斯拉应主动公开 Robotaxi 的安全运营数据、事故反馈机制、远程接管记录等,以接受监管与公众监督,行业应借鉴航空领域的经验,建立实时应急响应机制与事故归责体系,以弥合监管与技术的脱节。
虽然马斯克宣称将在今年 8 月发布 「真正的 Robotaxi 量产车型」,并将其视为特斯拉的新增长引擎,明星投资人凯茜·伍德甚至预测到 2029 年特斯拉 Robotaxi 业务将规模化,自动驾驶叫车服务收入可能带来 9510 亿美元的商机,但在美国监管风向趋严、公众信任受损的背景下,这一愿景仍面临巨大挑战。
分析指出,从技术上看,无人驾驶出租车要真正实现 「安全替代人类驾驶」,还需在感知系统、复杂环境适应性、应急反应机制等多个维度取得突破。从政策层面,监管机构也需建立更完善的数据披露制度与事故应急框架,以实现安全与创新的平衡。
(国际金融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