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近日,多只美股相关 ETF 再度频繁披露溢价风险提示,个别产品早间停牌一小时近乎成 「惯例」,在场外基金大面积限购的背景下,场内 ETF 被买至溢价亦屡见不鲜。
在经历了四月的重挫以及迅速升温后,美股各大指数均已收复年内失地。有公募人士坦言,当前对美股回报预期降低,「但中长期继续看好美股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美股 ETF 再现高溢价
6 月 25 日,景顺长城公告,公司旗下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QDII)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近期,前述标普消费 ETF 频繁 「预警」,仅 6 月份就已披露 17 份溢价公告,截至 6 月 25 日收盘,该基金溢价率高达 21%。同日,还有南方基金旗下沙特 ETF、华泰柏瑞旗下东南亚科技 ETF 等 QDII 基金接连披露溢价公告。

溢价率方面,当前国泰标普 500ETF 溢价率为 13.85%,还有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 ETF、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 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 ETF 等基金溢价率超过 5%。
而 「限购」 与 「溢价」 总是相伴而生,日前,嘉实基金公告,嘉实美国成长股票 (QDII) 人民币的单日认购金额不得超过 100 元人民币,如超过 100 元人民币,基金管理人将有权拒绝;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 (含定期定额投资) 申请嘉实美国成长股票 (QDII) 美元现汇的金额不得超过 15 美元,如超过 15 美元,基金管理人将有权拒绝,此外还有摩根标普 500、汇添富全球消费人民币等 80 余只基金单日申购上限不超过 1 万元。
「当基金公司的 QDII 额度濒临用完时,场外基金会暂停申购,这使得投资者只能转向场内二级市场交易。由于投资者对 QDII 基金的需求仍然旺盛,他们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会进一步推高 QDII 基金产品的溢价比率。」 某公募观察人士解释称。
但高溢价情况或有好转: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近期将新发放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
需降低回报预期
近日美股相关 QDII 基金炒作热情再起,主要原因系美股在四月重挫后升温明显。在深蹲后的 「V 型」 反转之际,如何看待美股未来的投资机会?
华北某掌管 QDII 基金经理认为,「特朗普 2.0」 下的海外投资,短中期一定程度分散化、对美股回报预期降低,但中长期继续看好美股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该基金经理解释称,「特朗普 2.0」 的政策依然有高度不确定性,特朗普的商人属性带来的 「重利」 本质已经相对清晰,TACO 交易是有一定意义的。美股的未来走势,核心在于美国经济能不能延续 「软着陆」 的剧本。如果特朗普的政策不会打破这一经济趋势,那么美股上涨的逻辑依然较为坚实;如果美国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衰退,那么美股的再次大幅调整也在所难免。在政策影响不确定下,对美股回报预期降低是合理的。此外 AI 行业如果能有超预期突破,依然是推动美股上涨的核心动力,这是长期对科技行业保持看涨的核心原因。
「未来的风险主要集中于政治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滞胀、衰退和战争都是风险资产最大的逆风。在美元走弱背景下,合理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散化投资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前述基金经理表示。
博时基金认为,美国经济关税的通胀效应传导需要时间观察,经济预期与点阵图整体体现美国经济前景更偏向滞胀方向发展。降息预期方面,CME 数据显示市场降息预期和上周基本一致,市场仍预期 9 月开始继续降息。关税方面,尽管目前关税本身和其对增长与通胀影响的不确定性都明显下降,但后续仍需关注关税谈判进展和最终水平。
华东某公募认为,未来潜在的降息周期有望为美股注入宝贵的流动性支撑,以 「七巨头」 为代表的美股科技企业,更是美股长期韧性的关键支柱。在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的当下,兼具稀缺性、高成长性及技术壁垒的美股科技企业,无疑将引领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浪潮。作为其核心代表,纳斯达克100 指数有望延续其过往的长牛走势。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