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小米汽车官微 6 月 26 日消息,3 分钟,小米 YU7 大定突破 200000 台。
小米的 「科技春晚」 来了,新车小米 YU7 和 AI 眼镜一起冲击了科技圈。
6 月 26 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正式发布了起售价 1999 元的小米 AI 眼镜和起售价 25.35 万元的新车小米 YU7。
小米汽车官微随后称,3 分钟,小米 YU7 大定突破 200000 台。

小米 AI 眼镜售价 1999 元起
在本次发布会上,雷军发布了小米 AI 眼镜 (AI Glasses)。他表示,AI 眼镜 「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 AI 入口」。据介绍,小米 AI 眼镜采用了经典的设计,D 型的方框,专为亚洲的脸型做过优化,不夹头、不卡耳,最重要的是重量只有 40 克,全天佩戴无负担。

AI 眼镜都有什么功能?雷军表示,这款眼镜是第一人称相机,能够解放双手,随时拍照或者拍视频,比如说陪孩子、陪宠物玩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记录精彩的瞬间。从相机功能来看,小米 AI 眼镜拥有 1200 万像素的大光圈、高动态相机,而且还支持防抖,按一下镜架上的按键就能拍摄。
此外,小米 AI 眼镜还是一款开放式耳机,内置 5 颗麦克风,立体声双单元,实现了逆声场防漏音技术和 6 级强风抗风噪。得益于相机和耳机、麦克风的功能,小米 AI 眼镜支持三方 APP 视频通话和视频直播。
作为 AI 眼镜,AI 能力如何体现?雷军表示,小米 AI 眼镜是随身 AI 入口,内置了超级小爱,功能非常的强大,用起来也很简单。据举例,可以用 AI 眼镜识别看到的物品、在看书时进行翻译,小米 AI 眼镜还支持无手机扫码支付。
从价格来看,小米 AI 眼镜共三个版本,标准版起售价 1999 元,单色电致变色版 2699 元,彩色电致变色版 2999 元。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2025 年有望成为 AI 眼镜市场加速渗透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 AI 眼镜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
不过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AI 眼镜的发展还面临多重挑战:技术瓶颈是其中之一,包括芯片性能、续航能力和光学显示技术的限制;市场接受度也是一大挑战,部分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的功能和性能存在疑虑。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 AI 眼镜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小米 YU7 售价 25.35 万元起
6 月 25 日晚,雷军曾表示:「小米 YU7 明晚就要发布了,此刻我的紧张程度,跟小米 SU7 上市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将是小米汽车的一场关键大考。」 据了解,小米 YU7 一共有标准版、Pro 和 Max 三个版本。
「续航是电动车最重要的性能,也是最贵的配置,因为它的成本很高。」 雷军表示。从续航能力来看,小米 YU7 标准版续航里程为 835km,成为 「中大型纯电 SUV 续航第一」,四驱车型续航里程为 770km。
从汽车动力来看,小米 YU7 最大马力达 690PS,0—100km/h 加速时间为 3.23 秒,最高时速达 253km/h。扣除起步时间后,小米 YU7 零百加速为 2.98 秒。

雷军表示:「零百加速在 3 秒以内这个性能是极其炸裂的,就是百万豪车的水平。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要在 100 万以内找到这样的车几乎不可能。」
从电池来看,小米 YU7 全系采用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Max 版本还支持 5.2C 的最大充电倍率,从 10% 电量充到 80% 电量最快 12 分钟,最快 15 分钟充电即可行驶 620km。
从智驾能力来看,小米 YU7 全系标配 1000 万 Clips 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纵向舒适性提升 57%,绕行成功率提升 67%,路口通过率提升 23%。雷军表示:「为了把辅助驾驶做好,我们不惜代价,这次高阶辅助驾驶全套硬件全系标配。」
从外观来看,小米 YU7 延续了小米 SU7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外观线条流畅,车长近 5 米、车宽近 2 米、轴距 3 米。从内部配置来看,小米 YU7 新增了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使用了 3 块 MiniLED屏幕,用了 3 套投影系统。全车座椅采用 Nappa 真皮包覆,主驾副驾都配备了零重力座椅,支持 10 点式按摩。
从防晒能力来看,雷军表示,小米 YU7 搭载了最新一代 EC 调光玻璃,拥有更强的防晒隔热能力,同时可以遮光,最大遮光率达 99.85%,紫外线隔绝率达 99%,红外线隔绝 99.9%。

在生态方面,雷军表示,小米愿意与行业携手打造更开放、更全面的 「人车家全生态」,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广汽丰田、郑州日产等。此外,小米 YU7 还全方位支持苹果生态的体验。
从价格来看,小米 YU7 标准版定价 25.35 万元,小米 YU7 Pro 版定价 27.99 万元,小米 YU7 Max 版定价 32.99 万元。无论哪个版本,在首销期 (2025 年 7 月 31 日 24 点前下定),共价值 2.9 万元的 Nappa 真皮、主副驾零重力座椅、电动前备箱、HEPA 高效空气净化系统免费送,价值 2.6 万元的小米 HAD 终身免费使用。


公布 24 小时耐力挑战结果
本次发布会上,雷军还公布了小米 YU7「24 小时耐力赛」 的成绩:小米 YU7 Max 测试车 24 小时耐力挑战总行驶里程 3944km。「扣除充电时间,平均时速超过 210 公里,换人不换车,连续干了 24 小时,从白天干到晚上,充电了 30 次,每次充 10 到 20 分钟。」 雷军表示。
此前,雷军发布微博表示:「小米 YU7 发布前做了一个夸张的挑战——24 小时耐力挑战。其挑战内容是,小米 YU7 连续跑 24 小时,含充电时间,换人不换车,车能不能跑下来?能跑多少公里?」
对此,知名车评人陈震表示:「我很好奇,小米 YU7 连续跑 24 小时,跑没电了充、充好了继续跑?这个测试具体要体现的是哪方面的性能?看照片好像是在测试场高环上,是一直极速?还是其他哪方面的极限。」 随后,「陈震小米」 词条登上热搜榜单。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电车 24 小时耐力挑战有四大难点:第一,持续保持 210km/h 以上的超高速行驶;第二,长续航,单次行驶距离越长,最终成绩越好;第三,充电快,充电时长越短越好;第四,连续几十次的快充快放。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YU7 的胜负手不是单纯定价低。本次 YU7 技术发布后三天内平台累计留资用户是同期 SU7 三倍以上,其中 60% 以上的用户是首次留资,40% 以上的用户此前从未使用过任何小米产品,因此和 SU7 不同,小米 YU7 本次的关注度和用户破圈程度已超预期。而整体看,小米 YU7 的定价策略核心在于物有所值,因此包括零重力座椅在内的豪华配置选择优惠策略或成为 YU7 的胜负手。
上述研报认为,小米 YU7 仍然存在热销程度大超市场预期的可能,且一旦超预期后小米 YU7 的相对高端定价和运动属性风格或能在当前整车市场中获得估值溢价。此外,小米 YU7 的生态协同能力,也将首次验证小米人、车、家生态的闭环。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凭借超长续航和超快充等优势,小米 YU7 有望在中大型纯电 SUV 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小米 SU7 上市即热销,已充分验证小米的造车实力,YU7 有望具备成为爆款车型潜力。
此外,雷军还提及了小米挑战纽北的成绩。他表示,小米汽车之所以挑战纽北,就是坚定对标保时捷,对标世界上这些顶尖的车企。在赛道上认真的打磨技术,然后应用到量产车上。
此前在 6 月 11 日,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分享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小米 SU7Ultra 量产版首次征战纽北,刷新德国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成为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 该微博显示,小米 SU7Ultra 量产版征战纽北的圈速为 7 分 04 秒 957。
在本次发布会上,小米 SU7Ultra 纽北限量版正式发布,定价 81.49 万元,车型永久限量 100 台,2025 版限量 10 台,今晚 22 点开启预定。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