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界面新闻
6 月 26 日晚,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小米首款 AI 眼镜,售价 1999 元起,现已开售。

官方介绍称,小米 AI 眼镜是 「面向下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是一个随身的 AI 入口,戴上眼镜后,看到什么都可以直接问小爱同学,小爱同学会实时响应,告诉你答案。
视频拍摄方面,小米 AI 眼镜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健身、骑行、攀岩、做饭、带娃等场景都可以同步拍摄、同步记录。只要用户说 「小爱同学,开始录像」,AI 眼镜就会开始进行拍摄。还支持第三方 APP 视频通话、直播,实时分享。
除此之外,小米首款 AI 眼镜专为亚洲脸型优化,轻至 40g,还可作为开放式耳机,全天佩戴舒适聆听。

界面新闻注意到,京东APP 此前已上线小米 AI 眼镜并开启预约,截至发布前预约人数超 3.2 万人。
自去年起,AI 眼镜便成为科技巨头、AR/VR 厂商和新兴品牌竞逐的焦点。在国内,众多品牌已积极布局,如百度推出了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 AI 眼镜;闪极科技以千元以内的 AI 拍拍镜切入市场,拉低了 AI 眼镜的价格门槛。此外,华为、雷鸟创新等品牌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
去年 11 月就有市场消息称,小米正计划推出新一代 AI 眼镜,已与歌尔股份合作,该产品预计于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今年 1 月,型号为 M2442G1、疑似小米首款 AI 眼镜的产品获得入网许可。2 月,又有博主注意到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已上线,关联企业为 「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国投证券研报表示,AI 眼镜是 AI 大模型的最佳应用载体之一。AI 眼镜在传统眼镜基础上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可集成相机、蓝牙耳机、AR 等多重设备或功能。AI 眼镜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 (视觉+听觉+语言) 交互入口,为 AI 大模型落地移动终端硬件的绝佳载体。AI 眼镜有望快速普及,且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IDC 预计,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 547 万台,同比增长 101.9%。
(界面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