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发布 《2024 年成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报告》 显示,成都互联网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3725 家企业实现营收约 7429 亿元。融资市场火热,2024 年共发生投融资事件 167 起,同比增长 72%。创新动能强劲,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 190 余个。同时,多领域应用加速落地,如无人驾驶、AI 质检等。成都还不断完善创投生态,以金融 「活水」 浇灌互联网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每经记者|唐元 每经编辑|余洋
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强。企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
随着成都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的不断加速与成长,其强劲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成为夯实成都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日,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发布 《2024 年成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 指出,成都互联网产业上下游左右岸、成链聚圈的集群化特征显著。2024 年,成都互联网产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市 3725 家互联网相关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7429 亿元。
看企业成长:融资市场火热,金融 「活水」 浇灌沃土
今年 3 月,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首发募资金额 10.17 亿元,创北交所 2021 年开市以来新高,摘得北交所 「募资王」 桂冠。这只是成都融资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
翻看 《报告》 可见,2024 年,企业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并正向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集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成都互联网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 167 起,同比增长 72%;获投企业 149 家,同比增长 59%,融资规模估算超百亿元。与 2023 年相比融资事件及获投企业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多家互联网企业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成绩单」:观岩科技、拓米双都、新基讯获多轮投资,融资金额总计近数十亿元。
此外,企业融资不仅体现在数量和金额的增长上,其轮次分布也揭示了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报告》 显示,股权投资、A 轮、天使轮融资案例占比较高,B 轮后中后期融资案例数明显增加。
以拓米双都和神经元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和以星凡星启和派兹互连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领域均获得了多轮投资。其中,主营 3D 手机玻璃盖板的拓米双都充分抓住新消费机遇,2024 年内即完成三轮融资共计 3 亿元。
企业的加速成长,更离不开活跃的投融资环境。目前,成都正不断完善 「投早、投小、投硬核」 的创投生态,以金融 「活水」 为互联网企业浇灌发展的沃土。《报告》 显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以中小机构为主,知名投资机构和国有资本共同参与。
在国有资本方面,策源资本、华西证券、成都天投等属地国有资本积极布局互联网相关项目,其投资重点聚焦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而国际资本则将目光更多投向了数字经济赛道。
例如,国际知名风投机构雅胜投资独家投资四川车派云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 6000 万元人民币;此外,另一家国际风投机构贝仕达克则投资 3500 万元人民币,助力成都华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数字化人脸识别智能终端开发。
看创新驱动:「镇园之宝」 实力凸显,产业活力加速涌现
成都互联网企业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背后,是其深厚的创新基因与产业活力。在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的双引擎推动下,这些企业已成为助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并逐步成长为各产业园区的 「镇园之宝」。
4 月 16 日,天府绛溪实验室与链主企业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机器人大脑技术创新中心,系统布局机器人大脑、交互和训练等创新平台,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数据集和数算一体平台。
伴随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加速汇聚,成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实力持续攀升。《报告》 显示,成都互联网企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达 190 余个。互联网相关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约 3.9 万件,企业专利覆盖面达 52.7%。

创新动能正在动漫产业领域迸发出耀眼火花。现象级动画电影 《哪吒 2》 以 159 亿元的票房跃居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五,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生动诠释了成都动漫产业的蓬勃活力。
位于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可可豆动画作为影片主创方,其所在的园区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 「哪吒创新生态圈」:这里汇聚了 《哪吒 2》 全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构建起高效的 「10 分钟产业协同圈」,「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解决技术卡点」。正是这种高度协同的创新生态,助力影片 1900 余个特效镜头从概念草图蜕变为震撼视听的银幕奇观。
产业园区,是成都当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战场和 「独门抓手」。在立园满园行动的促进下,成都互联网龙头企业正在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上聚力攻坚。《报告》 指出,动漫产业完成从制作代工到 IP 创造华丽转身,明星团队、明星产品、明星企业加速涌现。截至 2024 年,成都聚集影视动漫等数字文创企业超 7000 家,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涵盖内容创作、制作、衍生服务全链条。
在网络游戏领域,成都以深厚积淀成功穿越行业周期波动。其不仅保持着全国领先的研发实力,产业影响力更持续外溢至周边领域。《报告》 指出,成都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游戏企业达 300 余家,从业人员约 5 万人,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研发企业占比全国第一,推动成都成为全国游戏产业核心城市。天府软件园、瞪羚谷等园区汇聚腾讯、育碧、西山居等头部企业,以及星合互娱、创人所爱等本土明星公司,外包团队承接的美术需求占全国游戏行业两成以上,支撑产业链高效运转。
看场景拓展:多领域应用加速落地,勾勒智慧城市新图景
在成都,无人驾驶汽车自如穿行,智能游船划过湖面,无人机精准投递包裹……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在成为城市日常。成都通过场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创造性应用,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专注末端配送机器人赛道的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受益于场景供需对接,不仅收获诸多意向客户,更找到新方向。「有物业单位提出希望能研发一款可自动识别违规停车的机器人,目前我们正着手相关研发工作。」 该公司市场总监刘翔说。
这样的创新故事在成都不断上演。成都网信领域不间断开展 「助企护企」 行动,推出包括政策解读、品牌助推、侵权整治、合规咨询、安全防护等在内的 4 类 16 项具体措施护航成都互联网企业发展。
翻看 《报告》 可见,以 「互联网+」 为牵引,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接续跟进,互联网+制造、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文旅、数字医疗、数字能源等应用场景枝繁叶茂。
在人工智能领域,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算力、核心软件、芯片三位一体综合优势逐步凸显。以考拉悠然为例,其推出的 「悠然远智」 全模态 AI 平台,赋能工业质检和道路智慧监管,缺陷检出率达 99.9%。再看领先的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华鲲振宇基于昇腾处理器打造 「天宫」 服务器,年产能 30 万台,占全球网络通信终端产能 25%;而海光信息则在成都布局 CPU 和 DCU(AI 加速卡) 研发,为算力底座提供核心硬件支撑。

此外,成都电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各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攀升,其中以数字消费、跨境和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表现尤为亮眼。
以天府锋巢直播产业基地为例,其通过 AI 技术赋能,实现虚拟数字人直播、智能客服和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有效提升了用户黏性。
在 2024 年,量子科技产业也呈现出加速布局、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报告》 指出,成都已形成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精密测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初步构建起 「产学研用」 协同的创新生态。产业规模上,尽管成都量子科技产业整体仍处于培育期,但其细分领域商业化进程显著加速。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