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 日,A 股市场钢铁、光伏等板块掀起涨停潮。市场情绪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业吹起的 「反内卷」 号角。伴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 「内卷式」 竞争治理,强调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的行业 「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大幕开启,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
日前,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 7 月起集体减产 30%,以缓解行业 「内卷式」 竞争;中国水泥协会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 「反内卷」「稳增长」 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在钢铁行业,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行业主动减产限产的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好评。开源证券研报指出,下半年光伏行业需求转弱,产业链价格全线承压。当前光伏行业多环节产品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线。在此背景下,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契合政策导向,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多个行业近期密集实施 「反内卷」 举措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于愈演愈烈的 「内卷式」 竞争的广泛关注,以及政策层面整治 「内卷式」 竞争的持续加码。
「本轮 『反内卷』 覆盖面更广,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均被纳入。」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连续负增长,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居民端同样受 「内卷」 影响,2023 年全体居民周均有酬劳动时间较 2018 年增加 13.9 小时。
从去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 「内卷式」 恶性竞争,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纳入关键任务,再到近期新修订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 完善治理平台 「内卷式」 竞争规定,「反内卷」 已经纳入法律规制范畴。
综合来看,本轮 「反内卷」 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赵伟认为,本轮 「反内卷」 协同性更强。本轮整治中,行业自律与市场机制或更受重视;或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低效产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市场有序竞争的双重目标。
相比之下,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表述更加积极,直击地方无序招商引资的痛点,提出的措施更具针对性,也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力。
不同于 2015 年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轮 「反内卷」 明确将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列为核心任务,并强调 「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我的钢铁网研报认为,未来供给侧优化将更聚焦 「提质增效」 而非 「简单压缩」。重点在于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引导与制度供给,推动制造业从 「低价同质竞争」 向 「高端差异化竞争」 转型,促进产业链整体跃升。
针对地方招商引资乱象,上海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迟日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建议,修订 《招标投标法》,引导合理、正确适用评标标准,解决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竞争不充分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解决低价低质中标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各行各业对 「内卷式」 竞争的重视程度提高,市场机构已普遍期待未来更多有针对性的 「反内卷」 政策出台,光伏、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有望迎来供给侧转机。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