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机器人融资额五个月超去年总和 投资人称「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

机器人融资额五个月超去年总和 投资人称 「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

2025 年 7 月 4 日

8 月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近 15%,关注科创板 50ETF(588080) 等产品配置价值

2025 年 9 月 9 日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附名单)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 (附名单)

2025 年 9 月 9 日
韩国派包机「捞人」,美国:继续抓!白宫强硬表态

韩国派包机 「捞人」,美国:继续抓!白宫强硬表态

2025 年 9 月 9 日
广告

主要产油国持续增产有何政策考量

2025 年 9 月 9 日
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助推资产重估?

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助推资产重估?

2025 年 9 月 9 日

全球对冲基金一哥警告特朗普:别碰美联储!

2025 年 9 月 9 日
A股高位震荡 该坚守强势主线还是「高切低」?

A 股高位震荡 该坚守强势主线还是 「高切低」?

2025 年 9 月 9 日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9 月 9 日 周二

2025 年 9 月 9 日
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去世,部分退休员工前往悼念

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去世,部分退休员工前往悼念

2025 年 9 月 9 日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升黄金再创历史新高,金价年内累计上涨近40%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升黄金再创历史新高,金价年内累计上涨近 40%

2025 年 9 月 9 日

20cm 速递|20cm 高弹性+0.2% 低费率,创业板新能源 ETF(159368) 乘固态电池政策东风迎布局窗口

2025 年 9 月 9 日

就业增长大幅注水?美国非农或重磅下修 81.8 万人

2025 年 9 月 9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9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机器人融资额五个月超去年总和 投资人称 「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7 月 4 日
在 24 小时
0

来源:
第一财经

  「机构现在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 一位头部机构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2025 年的具身智能赛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资本狂热。IT 桔子数据显示,2025 年前 5 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达 232 亿元,超过 2024 年全年 209 亿元总和。

  但不同于过往早期技术行业,据华映资本董事刘天杰观察,今年具身行业存在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大型产业投资者开始入局。此前行业内的产投出现美团、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都还很正常,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大型制造业产投入局,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夸张的。刘天杰对记者表示,早期阶段、技术尚未得到完全验证、商业化暂未实现闭环,这样的状态下选择入局,说明这些大型制造企业内部也有自身战略考量。

  一方面,机构争相入局,给到被投企业远超预期的投资额;但同时,具身行业创业者却普遍感到估值被低估。这种矛盾折射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特殊发展阶段,如果将视野放宽到具身万亿规模的前景之下,或许也仅仅是大浪淘沙的前奏。

云深处机器狗

云深处机器狗

  抢着上牌桌的投资人

  刘天杰桌上堆满了具身智能项目的 BP(商业计划书),他表示,云深处上一轮融资规模超出原定额度近十倍,同样火爆的还有宇树科技,但由于宇树融资采取邀请制,很多机构想投都进不去。

  机构抢上牌桌的背后,是产业资本和财务机构的集体押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制造业巨头罕见出手,美团、字节等互联网大厂早已布局。在刘天杰看来,产业资本更多是战略卡位,宁德时代可能在看电池的下一个巨大应用场景,并提前进行技术布局。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 是不可避免的,」 刘天杰对记者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上牌桌,尽可能拿到好牌。但同时,他也强调,行业早期投资——不论是具身行业还是其他赛道,成功率都是很低的,即使是当下明星公司宇树科技,未来走势也需要长期观察。华映认为这未来会是万亿产业大赛道。

  华映资本的策略是进行赛道式布局,注重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一方面将具身领投的总投资额控制在一个合理范畴内,同时去寻找尽可能好的标的——如在特定场景下已经找到批量商业化出货的可能性,或者聚焦机器人大脑这类布局下一代技术趋势的公司。

  为何具身如此热?背后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技术影响。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认为,私募股权行业经历了多年时间的谷底,如今迎来了政策暖风,投资升温,行业投资信心得到明显修复,投资机构的节奏也大大加快,而当下的时代性机遇很大程度上由 AI 所推动。

  从技术层面来看,AI 尤其是近几年大模型技术的升级,对具身产业带来的提振作用非常明确。具体到关键技术节点,2012 年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成熟,令行业实现感知层的突破,并诞生 CV(计算机视觉) 四小龙;2016 年强化学习带来控制层的突破,「蔚小理」、波士顿动力等企业冒头;2020 年因为预训练大模型的诞生,引发决策层突破,大模型与具身智能产业热度也起来了。

  每一层技术突破都在推动具身智能前进,这是技术端的必然性。季薇表示,从需求端来看,美国制造业回流,但劳动力短缺,中国老龄化趋势下,需要具身产业进行补位。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的投融资中,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结合企业占比达 87%,成为一级市场爆发关键。

  估值争议:泡沫还是低估?

  尽管机构抢筹,创业者却普遍感到估值 「委屈」。

  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算了一笔账:美国具身公司 Figure AI 估值约 390 亿美元,Physical Intelligence 估值约 24 亿美元,而中国头部公司仅几十亿人民币规模。在他看来,中美目前在具身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当,且中国市场还有供应链优势,估值差距不该这么大。

  回国创业之前,王潜观察到硅谷鲜有硬件领域的创业者。即使有,成功率也不高。而到深圳创业,正好体会到国内供应链的成熟高效:在深圳定制一个零件只需几天,但在国外可能需要数月之久,且数据收集成本也远低于欧美同行。

  较低的估值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具身智能行业狂奔的一大阻碍,王潜对记者表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行业不太敢在基础模型研发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对侧重本体研发的公司影响不会特别重。虽然目前行业内已有不少同行宣布布局具身大脑、底座大模型,但在王潜看来,「尽管大家都在讲这个 『故事』,但实际投资力度不一,对比来看这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糟糕的状态。」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认为,目前行业完全没有到泡沫的程度。因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属于物理 AI,市场规模理应比智能汽车与大语言模型行业都要大。但目前来看,具身行业的投资规模与融资资金水平与智能汽车头部企业相比,还是少很多的。

  当然,包括王潜在内的创业者们也对机构表达过相关观点,后者回应称:理论上是这样的,但还是要看实际市场中存在的资金规模。据融中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基金募集金额仅为 2690.05 亿元,同比下降 30.34%。

  作为投资人,刘天杰从赛道本质分析称:泡沫是短期投资者的概念。在万亿级市场的早期阶段,出现百亿级公司很正常,判断核心是这件事是否有价值。如果长期来看有价值,但眼下的泡沫与否,主要是价值与价格是否匹配的问题。他援引电动汽车发展史佐证:早期新势力估值高企,穿越周期后成长为千亿甚至万亿规模企业。

具身商业化场景分析

具身商业化场景分析

  终局落地前的红利期

  在陈建宇看来,具身估值规模未达到智能汽车同等量级,原因在于具身行业周期更长,且尚未找到核心规模化商业应用的闭环。未来一旦出现一家头部企业,找到规模化商业应用并落地实现,行业非常有可能迎来第二波大的资本爆发。

  但眼下,早期阶段的具身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环境适应性与泛化能力、硬件系统可靠性、数据获取难度、缺乏技术标准与通用平台、成本管控等。基于此,从业者根据各自企业基因与资源优势,选择了多元化发展路径。据东吴证券梳理,在机器人领域,一方面,通用型机器人如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凭借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工厂、物流、医疗等领域实现了初步商业化应用,这些机器人能够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环境中高效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等高端智能体则面临着更大的商业化挑战。

  因此,长期来看,具身行业未来很大概率也将是多元化状态。陈建宇称,智能车领域目前包括了手机厂、芯片与算法公司、自动驾驶公司、零部件厂商,具身终局也可以参照类似生态。王潜表示,目前手机市场剩下六七家主机厂,汽车市场有几十家公司,机器人行业会介于这两者之间,最终收敛至全球一二十家主机厂的规模,其中做 AI 与硬件结合的巨头厂商会有较大机会。

  但终局毕竟是预测,眼下,从业者正趁着行业热度密集融资与上市。6 月以来,卧安机器人 (深圳) 股份有限公司、斯坦德机器人 (无锡) 股份有限公司、镁伽科技等具身企业相继启动上市流程。对此,刘天杰表示,一方面国家层面加大对具身产业的重视力度,同时,行业企业本身也达到了上市标准,部分企业在特定场景实现批量化落地,财务上能够算得过来账,未来三年可能会有 3-5 家具身企业完成上市动作。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YOU MAY ALSO LIKE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 (附名单)

A 股高位震荡 该坚守强势主线还是 「高切低」?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8 月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近 15%,关注科创板 50ETF(588080) 等产品配置价值

2025 年 9 月 9 日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附名单)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 (附名单)

2025 年 9 月 9 日
韩国派包机「捞人」,美国:继续抓!白宫强硬表态

韩国派包机 「捞人」,美国:继续抓!白宫强硬表态

2025 年 9 月 9 日

主要产油国持续增产有何政策考量

2025 年 9 月 9 日
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助推资产重估?

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助推资产重估?

2025 年 9 月 9 日

全球对冲基金一哥警告特朗普:别碰美联储!

2025 年 9 月 9 日
A股高位震荡 该坚守强势主线还是「高切低」?

A 股高位震荡 该坚守强势主线还是 「高切低」?

2025 年 9 月 9 日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9 月 9 日 周二

2025 年 9 月 9 日
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去世,部分退休员工前往悼念

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去世,部分退休员工前往悼念

2025 年 9 月 9 日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升黄金再创历史新高,金价年内累计上涨近40%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升黄金再创历史新高,金价年内累计上涨近 40%

2025 年 9 月 9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8 月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近 15%,关注科创板 50ETF(588080) 等产品配置价值
  • 卫星互联网大利好 概念股曝光 (附名单)
  • 韩国派包机 「捞人」,美国:继续抓!白宫强硬表态
  • 主要产油国持续增产有何政策考量
  • 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助推资产重估?
  • 全球对冲基金一哥警告特朗普:别碰美联储!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