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开信,倡导携手供应商共建阳光供应链,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零售行业 ESG 备受关注,A 股 71 家零售上市公司中,24 家公布 2024 年度 ESG 报告,披露率 33.8%。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认为,零售企业在 ESG 实践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每经记者|徐肖逍 每经编辑|杨夏
7 月 7 日,永辉超市 (SH601933) 发布 《致供应商伙伴的一封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倡导携手共建阳光供应链,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实行零容忍、全覆盖的廉洁合作;在供应商入驻方面,坚决拒绝 「走后门」、拒绝 「潜规则」;优化财务结算流程,做到 「不拖、不卡、不刁难」。
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是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环节的重要议题。永辉超市对贪腐现象的强硬表态,也让零售行业 ESG 备受关注。据中证行业分类,A 股零售行业共有 71 家上市公司,其中有 24 家公布了 2024 年度 ESG 相关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披露率为 33.8%,低于 A 股整体 46% 的披露率。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零售企业在 ESG 实践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进一步鼓励其加大投入,以充分发挥 ESG 对品牌价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针对供应商权益保障问题,他表示:「如果相关企业过度延长应收账款周期、拼命压低价格,以及可能存在的收受贿赂问题,不仅影响中小微供应商的生存,还可能因供应商资金压力而降低产品质量,进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 33.8%,市值 TOP10 企业未公布范围三
据中证行业分类,A 股零售行业共有 71 家上市公司,其中有 24 家公布了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为 33.8%,低于 A 股整体 46% 的披露率。它们重点关注议题为 「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 等。
施懿宸认为,零售业务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因此在 ESG 方面的表现对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零售企业在 ESG 实践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进一步鼓励其加大投入,以充分发挥 ESG 对品牌价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记者发现,零售行业线下零售门店能源消耗大 (如使用空调、照明等),多数企业在碳排放信息的披露方面仍显不足,普遍缺乏系统、全面的碳减排规划与行动方案。据统计,截至 7 月 9 日,零售行业市值 TOP10 企业只有 3 家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 (企业直接碳排放) 和范围二 (企业间接碳排放),没有企业公布范围三 (产业链、价值链的碳排放)。
人工智能时代,零售业上市公司采取了涵盖绿色产业链、绿色运营、绿色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来减少碳排放。如中国中免 (SH601888) 采用智能照明系统,通过精细化照明设计、多样化表现手法,实现景观照明的分区、分点位、分系统、分时段、分模式控制,营造多氛围照明形式的同时节约照明系统运行能耗。
而永辉超市 (SH601933) 则引入了 AGV(注:自动导向车) 机器人和自动分拣线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出入库、补货、盘点、发货等流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从而减少了过程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在施懿宸看来,零售行业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亟需加强。他指出,零售企业在绿色消费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零售企业本身不直接从事生产,其采购产品的碳足迹成为影响整体环境表现的重要因素。
「不能只对头部线上平台如京东、阿里巴巴提要求,线下零售企业同样应当承担起相应责任,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碳排放信息,推动绿色采购,助力绿色消费转型。」 他表示。
市值 TOP10 企业仅 3 家公布贪腐相关数据,专家建议流程透明化
永辉超市在公开信中强调,对贪腐、舞弊行为零容忍,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公布了电话、邮箱及微信等多种贪腐举报通道。
永辉超市对贪腐现象的强硬表态,也让零售行业贪腐情况备受关注。从 ESG 角度来看,防治贪腐对企业至关重要。加强反贪腐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合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 ESG 目标,赢得投资者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据 ESG 相关报告统计,截至 7 月 9 日,零售行业市值 TOP10 企业仅有 3 家公布了 2024 年度与贪腐相关的违法违规事件数量,且都为 0 起 (见上表)。
记者发现,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采取制定相关制度和进行员工培训来防治腐败行为。例如,中国中免制定了 《选拔任用廉洁从业结论性评价办法》,以防止 「带病提拔」;2024 年,中国中免面向全体员工开展了 7 次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覆盖率 100%。
2024 年,王府井 (SH600859) 不仅对管理层进行了全员培训,还对大量员工开展了相关教育。其中,管理层和员工参与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总人数分别为 1240 人和 3712 人,培训总时长为 455 小时。
此外,孩子王 (SZ301078) 还加强对商业合作伙伴的廉洁管理,要求其签订 《阳光协议》,明确对与合同款项让利、回扣返利等商业行为的廉洁行为定义,规定双方诚信责任,若有违约进行警告处分并承担相应违约金。
施懿宸认为,反贪腐工作在企业治理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是防范腐败的关键手段。对于超市、零售平台等企业而言,尤其需要在采购环节和供应商管理方面加强透明度建设,以有效防范潜在的舞弊和不当行为。」
提及具体的解决措施,他建议道,从供应链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企业应确保信息公开、流程可追溯。例如,可以借助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从采购、入库到报销的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管理。
普遍采用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较少提及供应商权益保障内容
同时,永辉超市公开信还声明,在供应商入驻方面,拒绝 「走后门」、拒绝 「潜规则」。所有供应商必须通过永辉官网或指定二维码提交合作申请,禁止任何员工 (包括管理层) 私自推荐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还表示对供应商在财务结算上不拖、不卡、不刁难。
从 ESG 角度来看,供应商质量对零售行业至关重要,优质的 ESG 合规供应商能帮助零售企业减少环境风险、提升品牌形象,并避免因供应链问题引发的法律和声誉危机。
记者观察到,零售业上市公司普遍从准入、选用、评价、奖惩及监督等环节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如中国中免制定 《供应商管理制度》,要求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纳税记录、销售业绩、商品性能;对供应商按期进行履约评价,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王府井也从内部构建供应商管理制度体系,涵盖 《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制度》《失信供应商管理工作细则》 等供应商管理细则,规范供应商准入、审核及退出流程,确保筛选和管理环节公平公正。
值得关注的是,市值 TOP10 企业的 ESG 相关报告中,仅 2 家明确提及利益保障内容。如永辉超市 2024 年社会责任报告,其针对供应商的核心期望如商品快速销售、贷款结算、统一配送等,建立了相应的回应机制,包括签订购销合同、实施超短资金结算周期及搭建物流配送中心等。
施懿宸表示:「如果相关企业过度延长应收账款周期、拼命压低价格,以及可能存在的收受贿赂问题,不仅影响中小微供应商的生存,还可能因供应商资金压力而降低产品质量,进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他提醒,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过度内卷现象导致供应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规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