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包晶晶 每经编辑|程鹏 陈梦妤
17 幢高层、94 种房型、2110 户居民,这个始建于 1958 年的小区启动回搬已经半个月了。
7 月 14 日,《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来到现阶段上海最大规模原拆原建小区——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从地铁彭浦新村站下车,在天桥上向东望去,崭新的高层电梯住宅,楼间距开阔,内部道路宽敞,大草坪上洒满阳光。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经过近4 年改造,彭一小区原址 40 幢非成套老旧住房,变成了 17幢高层住宅,家家独门独户、独用厨卫,配有电梯、地下停车库以及小区公共绿化,环境堪比新建商品房。
「老房子当初面积很小,一梯3 户,合用卫生间、厨房。」原住民王阿姨告诉每经记者,她的房子性质是租赁住房,前段时间拿到了钥匙,特地再来看看,以便决定出租还是出售。
王阿姨从中介小李处了解到,小区里将新房挂牌出售、出租的人不少,甚至已经成交了一套。
「二房东已经把月租炒到快3000 元了!」中介小陈对王阿姨说。
改造后的上海彭一小区 图源|每经记者 包晶晶
小区背景
彭浦新村的诞生源于彭浦工业区,规划建设于1956 年,在广中路南建有 12 幢共 2 万平方米单身宿舍。
随着工业区的扩大,职工及其家属的居住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根据 「就近生产,就近生活」 的原则,彭浦工业区的职工住宅安排在工业区的北侧,共和新路东部、场中路以北的地区,定名彭浦新村。
彭浦新村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7.5 公里,离彭浦工业区北缘 1.5 公里。经过不断扩建,到 1985 年,整个彭浦新村用地 362 公顷,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型综合性居住区。
(以上资料来自上海地方志)
一个小区 94 种户型
彭一小区的原拆原建历程,满打满算已经超过6 年。
从 2019 年 5 月改造意见征询启动,到 2021 年 12 月正式开工建设,再到 2025 年 6 月底居民开始回搬,整个过程中,居民们热情都很高。
「我们搬出去不到4年,房子面积小,所以每个月的租房补贴是2900 元,实际上是不够的,需要再稍微贴点钱,但说到底也是为了帮我们造新房子。」王阿姨说。
彭一小区并不是彭浦新村片区内首个改造的小区。据静安区人民政府官网刊登的媒体报道,一街之隔的彭三小区分五期改造,历时14 年 4 个月,战线拉得很长。
而彭一小区共有362 户产权房,厨卫独用。对于这部分房屋,当时的旧改办公室拿出方案,给予产权房增量 20 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积,并优化房型,增量费用由政府承担 80%;而租赁房尽管只增加约 2 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但有了独用厨卫与阳台,实际套内总增量可达 14~17 平方米。
但由于一个小区有94 种户型,一梯4 户,甚至有 2 梯 10 户的楼栋,在厕所与正在走廊的人对视,也是常见的尴尬场景。
在看房时,每经记者遇到一位回搬居民,正打算一层层楼找过去,看看谁家愿意出租。「我的房子 80 多平方米,现在小区环境好,三代想住在一起,最好的方案就是在楼里另租一套小户型,但问来问去价格都挺贵。」
「中介跟我说现在每月租金可以达到 2800 块左右,每个月作为生活费补贴也蛮好的。」 王阿姨说。
房东们对售价期待颇高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小区内,不断有骑着电瓶车的人守在路边,逢人就问:「要租房吗?要卖房吗?」
在彭一小区北面的闻喜路,同时连接着彭三、彭五、彭七等多个大型社区,其中一栋楼的沿街底商,就有3 家房产中介门店。每经记者逗留的 10 分钟内,不断有居民来咨询 「彭一现在挂牌什么行情」。
彭一小区的房东们对售价期待颇高。其中一套位于5 楼、77 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挂牌价 460 万元,单价达到 59740 元/平方米。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种与常规商品房相比存在明显缺陷的房子,仍然很受关注,正式回搬不到半个月,已经成交了1 套大面积房源。
相比之下,先完成更新的彭三小区,贝壳平台显示 6月成交均价为 51274 元/平方米,挂牌均价 50097 元/平方米。
「那套房子成交价750 万元,133 平方米,很抢手。这个户型小区里一共就3 套,(价格) 没什么余地,房东不太肯谈。」中介小李指着房源表告诉每经记者。
而这样的房屋,按照规定是不能入市交易的。
「如果是承租房性质,先把房子交给你装修,住进去,等三年后就可以办证,然后过户给你。」小李解释。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通过微信对每经记者强调:「这样的交易肯定有风险。」
「交易风险还是很大」
据静安区人民政府官网相关信息,房屋由非成套变为成套后,居民可以按照上海市公有住房的管理规定,购买公有住房的产权进行市场交易。
而按照隔壁彭三小区的模式,改造前大部分是「公房」,居民只有租赁权,原拆原建后,居民可按每平方米 1295 元的价格买下房屋产权,性质改变后的房屋可进行产权交易。
「我们的房子就是租赁用房,不能买卖。如果要交易,就比较麻烦,得自己先补钱把产权买下来才行。」 王阿姨告诉每经记者。
「每平方米付 1300 元左右就行了。」 小陈说,「但不同房屋由于原始性质不同,小区里有租赁房,有使用权房,也有原始产权房,上市交易的时间限制也不一样,要问清楚」。
图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解放日报记者 张海峰)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通过微信对每经记者说:「购买这样的房屋和买动迁房安置房一样,3 年后才能过户,中间有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很大。我们在实际业务中对这类房屋非常谨慎,一般不代理。」
王玉臣分析:「首先,该小区产权性质很复杂,要结合房屋的具体情况去判断,比如有的房屋是承租房 (公租房) 或使用权房,不能买卖或有相关限制;其次,因3年后才能过户,周期相对较长,也会存在履约不确定性风险及违约风险,甚至是政策风险。比如之前就曾出现过不少安置房买卖纠纷,有的是看房价涨了不想卖了,有的是看房价跌了不想要了,还有的是因为安置房涉及共有权人问题,私下偷偷卖而引发的无权处分问题等。」
小陈也坦言,有几套房源原先是产权房,但重建过程中房东的不动产权证已经交回,什么时候能取证交易,还是要单独了解清楚。
对于类似二手房交易,王玉臣提醒:
第一,买房人一定注意核实产权性质及全部共有人信息,在法律和政策上不能买的房屋,务必不能购买;
第二,由于过户周期较长,买房人应注意明确合同条款如『过户的具体时间』,约定卖方需配合办理的合理时间,并强化违约责任,同时约定付款条件,降低先行支付的风险等。
同时,还要注意如果合同最终无法继续履行,应如何解决。
此外,买房人需要了解该小区的具体转让政策、转让年限、是否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以及产权办理进度、房屋是否被查封或抵押、卖方是否有债务纠纷等,并留存与卖方、中介的沟通记录。
记者|包晶晶
编辑|程鹏 陈梦妤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