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黄胜
6 月 25 日至 7 月 16 日,短短 14 个交易日,*ST 广道 (839680,股价 9.42 元,市值 6.3 亿元)股价涨幅高达 251%,期间 5 次触及 30% 涨停,市值从不足 2 亿元膨胀至 6.3 亿元。7 月 17 日起,公司第三次停牌核查。表面看,这是北交所罕见的 「妖股神话」;细究之下,却是一场典型的 「末日狂欢」。
从监管披露的细节看,这场炒作手法粗暴。账户 「景娜娜」 在涨停价持续挂单,强化封板;「吴行远」 则通过拉抬、对倒,放大成交量,诱导散户跟风。这些行为持续强化股价异常状态,严重扰乱市场预期。北交所果断出手,对相关账户实施一个月的交易限制并记入诚信档案,正是对市场操纵 「零容忍」 立场的重申。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偶发事件:6 月 26 日、7 月 4 日公司两度停牌核查,监管层亦连续发布风险警示,却仍挡不住 「赌徒」 蜂拥而入。
从基本面看,*ST 广道是深陷重大违法退市漩涡的 「准退市股」。2024 年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 6 月收到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白纸黑字认定其系统性造假——公司通过伪造合同、发票、银行单据等全套资料,虚构购销业务,导致 2018 年至 2024 年多份定期报告及发行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实际控制人金文明更是深度参与造假并操控关联公司配合资金流转。千万元级别的罚单高悬头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然落下。当退市警报长鸣,任何脱离基本面的暴涨都是末路狂奔。
讽刺的是,就在停牌前最后交易日,*ST 广道盘中再度 30% 涨停,市值定格于 6.3 亿元。这一幕,是荒诞市场剧的高潮,也是裸泳者最后的狂欢。投资者需清醒:一家核心业务已被证实长期造假的公司,其所谓的 「价值」 不过是沙上城堡。
*ST 广道事件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市场投机者的贪婪与侥幸,更照出对规则红线的公然践踏。在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退市制度刚性执行的今天,对*ST 广道这类存在赤裸裸财务欺诈的公司,让其退出市场是净化生态的必然选择。监管层对账户操纵的精准打击,亦是对 「炒差炒小」 歪风的当头棒喝。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唯一该做的,是记住这堂代价高昂的风险教育课:远离泡沫,远离造假者,远离那些将你引入深渊的 「财富幻梦」。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