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w id="5"]

2025 年 7 月 18 日 上午 6:40
Home24小时原奶“旺季不旺”去产能 出口量现暖色 奶价何时触底回升?
spot_imgspot_img

原奶“旺季不旺”去产能 出口量现暖色 奶价何时触底回升?

-

来源:
财联社

  原奶周期下行阵痛还在持续,生鲜乳价格承压。财联社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目前原奶供需两不旺,国内多地价格低于成本价,国内乳制品出口量增加,长期亏损下奶牛产能结构有所好转,预计2025年年底供需有望平衡。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4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2%。

  夏季因冰淇淋冷饮需求旺盛,叠加奶牛热应激减产,一般生鲜乳价格会有所提升,但因供需失衡当前奶价仍然承压。

  北方某牧场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相较春节过后,原奶价格有一定提升,但整体还在低谷。“最近奶价在2.7-2.8元/公斤左右,饲料价格有所下降,但还是亏损状态,直接饲喂成本1.8元/公斤,综合成本下来3.2-3.3元/公斤。”

  本轮原奶周期下行主要原因在于原奶供给增长过快、乳制品消费需求疲软共同原因所致。

  在此前三元股份(600429.SH)业绩说明会上,总经理陈海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原奶价格低迷是原奶供过于求的市场表现。原奶价格下降,一定程度可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但原奶过剩会导致公司将多余奶源生产工业奶粉等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经营压力。如未来供求关系不发生明显改善,原奶价格预计仍将在低位运行。

  天润乳业(600419.SH)近期表示,受原奶周期影响,公司面临原奶价格低迷和牛只价格下行的双重压力,自产原奶阶段性无法完全消纳,将富余生鲜乳喷粉。

  值得一提的是,原奶价格持续走低,相较海外国内生鲜乳价格具备优势,乳制品尤其大包粉的出口快速增长。此前国内乳制品出口量很小,主要产品为大包粉、奶油类产品、婴幼儿配方粉以及包装牛奶,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印尼。根据奶业贸易月报,今年1-5月累计出口大包粉2.3万吨,出口量同比大增401%。

  牧场长期亏损也加速国内奶业产能调整,原奶供需正趋于平衡。

  国家奶牛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奶牛存栏数下降了20万到30万头,扭转了连续5年增长的态势。同时预计2025年,国内奶牛存栏会继续下降20万头左右。

  伊利股份(600887.SH)表示,上游原奶市场是否能好转依赖于上游产能优化和下游需求改善。

  在近期2025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中国原奶产业已经触底,但反转还需要一年左右。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大部分地区奶价低于成本价,目前原奶市场整体供需两不旺。前20家牧场,部分还存在扩容增产,预计今年年底11、12月份,奶源供需有望达到平衡。”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