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7 月 1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直接点名新能源汽车 「非理性竞争」,直指车企 「价格战」 的恶果:2024 年新能源车平均降价 1.8 万元,行业利润率仅 4.3%,远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025 年一季度更惨,利润率跌到 3.9%,连下游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5.6%) 都追不上。工信部的动作比想象中更快。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火速出台,核心就八个字:「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中国水泥协会的行动最彻底,直接发布 《反内卷稳增长意见》,要求企业 「错峰生产」。效果立竿见影:海螺水泥在安徽的基地产能压缩 20%,但每吨水泥价格回升 30 元,行业结束连续五年亏损。钢铁行业则玩起 「碳博弈」。
宝钢的氢冶金示范项目将吨钢碳排放压到 1.2 吨,比行业均值低 30%,立刻拿到欧盟绿色订单。而中小钢厂要么技改,要么被兼并。化工龙头万华化学更狠:砍掉 20% 低端 MDI 产能,转产光伏胶膜原料,价格翻倍却供不应求。市场监管总局正搭建 「异常竞争监测平台」,用算法实时抓取全网价格数据。一旦某车型突然降价超 15%,系统自动预警,这招直接掐住 「价格战」 七寸。总体上各地各个行业反内卷行动正在展开,这对大宗商品短期构成支撑。玻璃基本面看,上周受中游贸易商补库影响,玻璃厂家出库情况较好,令企业库存续降且创下 5 个月低位,不过中游贸易商补库持续性有限。现货市场报价持稳运行,华北地区 5.00mm 大板现货报价持稳于 1160 元/吨。
需求不温不火,多数下游采购仍维持刚需。供应处于低位缓增状态。截至 7 月 17 日,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为 75.68%、产能利用率为 79.2%,均与上周持平,因而全国浮法玻璃日产量也持稳于 15.84 万吨。周内产线生产略有调整,本周 7 月 11 日-7 月 17 日,全国浮法玻璃产量环比增加 0.18% 至 110.9 万吨,处于 3 个月高位,同比降幅收窄至 6.99%。浮法玻璃企业生产情况连续第五周改善,其中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178.90 元/吨,环比小增 4.21 元/吨;以煤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增加 13.05 元至 121.83 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4.76 元/吨,环比大增 45.71 元/吨。玻璃企业库存降至五个月新低,且降幅扩大。截止 7 月 17 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 6493.9 万重箱,环比下降 216.3 万重箱或 3.22%,连降 4 周,创逾 5 个月新低,同比仅微增 0.29%,折库存天数 27.9 天,较上期减少 1.0 天。各区域库存全面下降,尤其华中地区降幅显著。淡季库存下降主要由于中游贸易商补库所致。受宏观反内卷政策信息的影响,玻璃为主要反内卷行业,市场对玻璃产量存在减产预期,尤其是周五工信部公布建材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近期将出台,对市场短期影响还是偏强。
(银河期货)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