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谦
资金涌动!
据中证金牛座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人社部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研究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最近,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的节奏加快。财政部于 7 月 11 日印发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自 2025 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起参照执行。
今天上午,股市亦反应明显。原本走弱的市场,在上述消息发布之后,大举反攻。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涨 0.25%,深证成指涨 0.56%,创业板指涨 0.69%,科创 50 涨 1%,万得全 A 涨 0.4%,A 股半日成交 1.16 万亿元。做多动能持续向好。
资金面再迎利好
据报道,下一步,人社部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协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措施。做好养老金调整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持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优化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指导地方利用系统常态化开展数据筛查。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研究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关于推动长期资金入市,过去一年时间,动作不断。中央金融办、证监会于 2024 年 9 月 26 日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和中央金融办等 6 部门于 2025 年 1 月 22 日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及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财政部于 7 月 11 日印发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自 2025 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起参照执行。
东海证券认为,监管持续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周期延长至 3—5 年,权重合计达 70%,弱化短期波动影响,强化长期投资导向。当前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为 20.1%,远低于监管上限,具备提升空间。新会计准则下 OCI 权益资产波动不影响当期收益,推动险资由 「交易型」 向 「配置型」 转变,高股息、现金流稳定、风险可控的蓝筹股配置需求上升。寿险负债端转型持续推进,队伍规模下滑边际减弱,产能提升显著,预计保障意识增强将带动需求释放。权益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政策支持下具备配置价值。
做多气氛渐浓
近期,宏观上的动作不断。产业和实业层面,从 「反内卷」 政策,到雅江 1.2 万亿元投资;资金层面,推动长期资本入市,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不少券商认为,当下的市场正在经历 2014 年下半年类似的行情。
近期,市场的风险偏好也明显提升。昨天 (7 月 21 日),A 股融资余额大增超 150 亿元,增量创 3 月 6 日以来新高。截至 7 月 21 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 9596.09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74.17 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 9388.76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78.24 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报 60.81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1.58 亿元;A 股合计融资余额 19045.66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153.98 亿元。
华泰证券认为,近期 A 股偏强运行,且哑铃型风格向大盘成长切换的迹象初现。原因有三:第一,多数 「反内卷」 行业估值筹码双低,涨价驱动补涨,有助于维持市场热度。中期,「反内卷」 夯实 ROE 筑底回升预期,有利于投资者看长做短。第二,中报预告验证重点行业景气线索,支持风格短期切换,持续性待观察。第三,6 月金融数据偏强,改善 A 股中期盈利预期。展望后市,高位拉锯,局部活跃或是基准情形。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限制了市场的风险向下表达,大幅降低股票的下行波动,从而降低了波动率与回撤。经济领先指标见底,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 2024 年 9 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