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全面重塑游戏行业。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期间,来自腾讯、世纪华通、百度、亚马逊云科技等多名嘉宾表示,生成式AI浪潮正从生产端走向体验端,更多地融合到产品设计与策划之中,智能NPC成为备受关注的方向。
在腾讯互娱副总裁余睿超看来,游戏正成为AI技术实现新一轮突破的重要变量。腾讯早将游戏视为AI“训练场”。腾讯搭建的“开悟”平台已连续6年举办AI赛事,今年与宇树科技新增具身智能运动控制赛道,吸引超530所高校的3500支队伍参与。
“呼啸而来的生成式AI浪潮,最先在生产端落地。”余睿超表示,AI正加速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其中虚拟内容生产和AI生产管线,是当前布局最多的领域。腾讯也结合自身业务做了深入探索。腾讯“混元”最近推出了游戏视觉生成平台,相当于给设计师提供一整套AI工具包,能将效率提升数十倍,这是通用AI能力向具体业务迁移落地的体现。
此外,余睿超指出,体验端的探索近两年多了起来,落地较多的是智能NPC。例如,《和平精英》为数字代言人吉莉接入DeepSeek大模型,能结合玩家动态给出个性化的反馈。近日又推出了AI队友,它具有长期记忆能力,能够像真人一样陪伴聊天,也能听懂并执行玩家的战斗指令。
但他坦言,体验端的创新还只是开始,面临譬如AI拟人度、生成内容质量等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当AI真正吃透“人的需求”,体验端的变革将不再是零散的功能创新,而是对整个游戏生态的重构。这是针对腾讯的挑战,更是机遇。
世纪华通总裁谢斐认为,近年间,游戏行业在经历调整后重拾增长动能,但其行业价值尚未获社会充分的认可,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在资本市场中,游戏公司估值远低于“新消费”领域,形成“价值洼地”。此外,游戏行业也已成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关键推动力,并助力国内芯片产业发展,但这方面的正向价值也亟待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谈及AI对游戏行业的变革,谢斐认为,ChatGPT出现的600天里,AI让复杂问题更易解决,但提出高水平问题、掌握科学思维与跨界素养的能力,成为人类更稀缺的资本。
谢斐表示,历史上重大生产力变革最终导向“人机协作”,核心在于人类如何与AI合作。
谢斐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重构人机协作范式,目前世纪华通借助AI工具来大幅提升开发效率,让开发者聚焦创意。她相信,未来游戏内容将实现“千人千面”,“敢想”“会想”才是核心竞争力;其二,保持内容原创力,AI大模型具有“平均化”特点,易导致内容趋同,长期可能重塑人类思维;需尊重共识,支持增量内容创造,让机器智能激发人类智慧与善意。
在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下,游戏开发正从传统模式迈入智能化的新生产力时代。
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表示,游戏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坚定地拥抱大模型。包括使用智能编程工具提升开发效率,通过大模型增强玩家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深度,通过智能NPC的创新打造更逼真世界,实现AI驱动的3D环境生成。
袁佛玉介绍,AI NPC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方向之一。相对于传统NPC,AI NPC可以更好的理解玩家意图、基于上下文实时生成对话与行为、依据玩家输入和环境动态响应,显著提升沉浸感和代入体验。百度智能云与网易伏羲通过文心Character大模型实现的智能NPC,支持自由互动响应、多元化剧情,在1亿玩家同时在线挑战的高并发场景中,系统依然表现出不错的稳定性与性能。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行业集群总经理李剑也在采访中表示,如今生成式AI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游戏行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覆盖游戏构建、游戏运行、游戏增长等不同领域。例如生成式AI助力游戏公司提升游戏品质,打造沉浸式的、千人千面的玩家体验,帮助游戏企业实现可靠和智能的运维,以及加速游戏广告和社媒活动创意产出等。
李剑介绍,自生成式AI技术爆发以来,在游戏行业的首批应用场景主要是降本增效类,例如通过文生图/文生视频进行原画素材内容生成、代码建议生成与漏洞检测,以及智能客服等。近一两年来,生成式AI更多融合到产品设计与策划方面,进一步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发挥更加核心与重要的作用。
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预计AI原生游戏渗透率将逐步提升,且ARPU呈持续提升趋势,AI原生游戏2027年收入规模有望超300亿元。
在袁佛玉看来,AI正在从一个“生产工具”,进化为“玩法本身”,而AI游戏的下一个形态,有待业内持续大胆探索。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