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小米汽车准车主反映,在车辆待生产状态下被要求7日内提前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取消、定金不退。据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存在两种情况会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客户主动要求延迟排产或评估提车意愿风险高。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车都没下线,小米(汽车)员工让7日内补齐尾款,不补齐定金直接作废。”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称被“小米汽车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并贴出相应截图,引发市场关注。“车辆待生产,显示还有22至25周交付,今天突然收到交付顾问要求我7天内付款,我的要求是验车后再付尾款,销售表示不付款就会把订单取消,定金不退。”一位小米SU7的用户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小米SU7 Ultra的准车主,他是在7月30日收到小米汽车销售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消息,表示非常气愤。“我被‘吓到’了。”该准车主告诉记者,自己已请律师在处理。
多位北京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要求提前交尾款仅针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准车主。“只是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比如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较低,或表达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8月9日,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廖建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车辆还在排产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利拒绝支付尾款。“小米汽车临时通知提前结清尾款,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资金周转困难;且如果提前支付,若车辆交付出现延迟、质量问题,消费者在维权时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廖建勋称。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小米清理“黄牛”囤订单的一种手段,目前小米SU7排产周期最长可达41周,通过此次措施的执行,或有望提升小米汽车相关车型的交付效率。
两种情况下或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
据悉,此次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对象主要为小米SU7和SU7 Ultra的准车主。“我们确实接到了一些同样反映(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但具体需看交付中心的进一步反馈。”小米汽车客服回复称。
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称,小米汽车主要是担心车辆生产出来后准车主又不想要了,会影响向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交付。
为此,记者以准车主名义向小米汽车客服人员了解为何会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对方反问记者:“是否订单申请过延期排产”。“销售让一些车主提前支付尾款,可能是担心运输到当地之后用户又不要了。这种情况下,要是在一些偏远城市再去匹配顺延的话,会很困难。”北京某小米汽车线下门店销售人员解释称。
上述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称,正常情况下,小米汽车的车主是在车辆生产完成、即将交付时才进行最终付款,但有两种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提前支付部分款项。“第一种是客户主动要求延迟排产,车辆即将下线、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间,可能会要求客户缴纳一笔约2万至3万元的保证金。这笔钱会存入监管账户,车辆将重新安排生产计划。如果客户最终放弃购车,保证金可原路退回,但定金则按规则不退还。第二种情形与评估客户的提车意愿风险相关。只有当客户存在较高的不提车可能性时,才会要求提前支付尾款或1万到2万元的首付。”
该知情人士介绍,小米汽车的这种判断通常基于两点观察:一是交付方提前一个月联系客户办理金融分期等必要手续时,客户表现出拒不配合的态度;二是客户在官方交流群或其他渠道流露出不想要车的意向。这些迹象都可能促使交付方采取提前支付要求以确认客户的真实购车意图。
就知情人士描述的这两种情况,记者向包括上述小米SU7 Ultra在内的多位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准车主进行核实,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应。
上述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小米汽车都是按用户锁单时的配置来生产,如果车辆下线后用户反悔,就得顺延到下一个选择了同样配置车型的订单,会影响到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提车周期。
律师:排产阶段就支付尾款,偏离正常交易习惯
该事件曝出后,引起外界对小米汽车要求准车主提前支付尾款行为的质疑。“正常购车是先交定金,用户在提车时交清尾款。”汽车经销商董浩(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一般来说,尾款最早也是在车辆处于待交付状态时才支付。董浩表示,提前结清尾款,后续若是车辆出现问题用户会很被动。“用户购车基本都是在提车的时候结清尾款,然后开发票、上牌。”董浩称,自己是第一次见到车企在车辆还在排产时就要求车主提前支付尾款。
一位刚刚成功提车的特斯拉Model 3车主向记者介绍称,他的购车尾款是在确认提车时间后支付的,并提前请了专业人士验车。“我的车是贷款买的,在交完定金后,对接的销售把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拉进群,再由银行对接做贷款预审核。提车前一天,我支付的车贷首付款。”这位车主称,特斯拉方面是同意先验车再交钱。
廖建勋表示,绝大多数车企都允许消费者在验车后或者车辆交付时支付尾款,小米汽车要求在车辆排产阶段就支付尾款,明显偏离了正常的交易习惯。“从汽车行业惯例来看,小米汽车的购买协议改变了常规交易流程,将更多风险和责任强加给消费者,有违公平原则。”廖建勋表示,在车辆还在排产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利拒绝支付尾款。

事实上,小米汽车曾对外表态,“支持验车后再支付尾款”。2024年5月1日,小米汽车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小米SU7答网友问(第三十四集)》中表示,“小米支持验车后付尾款。但建议用户提前办理相关手续,方便到店后减少提车等待时间。同时,用户也尽可放心,小米对于车辆质量严格把关,提供合格的产品给到用户。”
购买协议涉嫌“霸王条款”?
“根据购买协议,用户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款项结清,结清后才可以提车,否则订单可能会被取消。”小米汽车客服称。
记者查看小米汽车购买协议也发现,协议关于“余款支付”一栏指出:“自您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以下简称付款通知)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您需要支付全部剩余款项。您未按期足额支付或拒绝支付余款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本协议,且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本协议自小米汽车通知您取消订单之日起终止,小米汽车同意您继续履行本协议的除外。”

四川简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吴胤征告诉记者,协议约定的小米汽车有权单方面根据情况通知支付尾款确实有“霸王条款”的嫌疑。如果在签订认购时明确提示且准车主们也都表示认可的话,该条款是有约束力的;如果没有明确提示说明可以认为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以向消协反映,也可以在之后维权诉讼中向法院主张。
廖建勋也认为,小米汽车购车协议关于“余款支付”相关条款涉嫌“霸王条款”。小米汽车要求准车主在7个工作日内提前结清尾款,否则取消订单,这一规定在购车协议中属于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格式条款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在购买协议中还标明,“付款通知发送后,请您及时完成资金准备或金融贷款办理,您以车辆未下线、未交付、车辆提前下线、金融未办理或无法办理、无法申领补贴或税收优惠、无上牌指标等拖延或拒绝付款的后果及风险您自行承担。”对此,廖建勋认为,“合同中关于‘小米通知付款后,即便车辆未下线,拒付即违约’的条款,单方面扩大了车企权利,明显加重了消费者资金风险,可能会被认定为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涉嫌‘霸王条款’。”
在廖建勋看来,提前结清尾款这一要求,对消费者的资金安排、权益保障等有着重大影响,属于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然而小米汽车未以加粗、标红、弹窗提醒、单独说明或者二次确认页面等合理且显著的方式让消费者注意到该条款,消费者很可能未充分意识到这一条款对自身权益的潜在限制。
吴胤征建议,收到付款通知的准车主可以跟小米汽车协商,至少要求明确具体提车时间和质量保证后再支付尾款。如果强行拒绝支付尾款可能会存在定金被没收的风险,至少现在看起来购买协议约定对小米更有利。
不过,廖建勋也认为,小米汽车无权扣除定金。“在小米汽车购车协议涉嫌‘霸王条款’、无明确约定尾款支付时间且小米汽车的要求不符合常规交易流程的情况下,消费者拒绝支付尾款不能直接认定为违约,更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消费者。”他同时表示,若与小米汽车的沟通协商未能取得满意结果,消费者可以向12345、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投诉反映。此外,若小米汽车的行为导致订单被取消、交付时间再次延迟,消费者同样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