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盛因预测关税将引发消费者通胀加剧而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炮轰,但在华尔街投行中,持这种观点的远不止高盛一家。
尽管投资者对周二相当温和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报告喜闻乐见,但经济学家预计,关税对通胀的最大影响尚未到来。
随着关税生效前的囤积的商品库存减少,实际关税税率攀升,以及企业不愿承担关税带来的更高成本,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今年剩余时间里,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感受到通胀冲击。
高盛硬刚特朗普
高盛 10 日发布报告认为,截至 6 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 22% 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今年 10 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 67%。
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猛烈抨击了高盛的这份研报,称其对关税的相关预测 「错了」。他还在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高盛经济学家 「应该换人」,集团首席执行官应该改行做 「打碟师 (DJ)」。
高盛经济学家 David Mericle 周三在接受采访时为这份研报进行了辩护,并表示该投行没有被特朗普的批评吓倒。
华尔街共识
在特朗普发出威胁后,业内人士称,如果所有在关税影响问题上与美国政府立场相悖的经济学家都被解雇,华尔街将会空出大量职位。
多数机构认为,随着关税政策明朗化及实际关税率从年初的约 3% 升至约 18%,物价至少将保持稳步上涨趋势。
「关税可能会使 GDP 减少 1%,并推升通胀 1%-1.5%(部分影响已显现)。由于今年加征关税幅度远超战后美国任何时期,其对消费者价格的传导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 Michael Feroli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随着关税开始传导至零售价格,核心通胀下行趋势似乎已被打破。我们预计随着企业转嫁成本,通胀将继续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住房通胀放缓以及日益捉襟见肘的消费者的抵制应能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 Brian Rose 写道。
没有人预测通胀会失控,更多是预计月度涨幅在 0.3%-0.5%。这足以将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指标推至 3%-3.5% 区间。
此外,无论通胀最终如何加速,预计都不会阻止美联储在 2025 年迄今都保持观望的情况下开始降息。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断恶化,加上人们相信通胀走势将是暂时的,将为宽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短期内,通胀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并拖累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增长。摩根大通预计 GDP 受到的冲击将 「略低于 1%」,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
8 月 《蓝筹经济指标》(Blue Chip Economic Indicators) 报告显示,华尔街领先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 GDP 平均增速仅为 0.85%,但较 7 月预测的 0.75% 有所上调,因部分最悲观预测者调整了观点,认为 「关税制约效应将是暂时的,预计明年增长将显著改善」。
近期的担忧
近期令人担忧的事件包括,「小额商品关税豁免」 将于 8 月 29 日到期,此前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商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这对零售商品的打击可能尤其大。
Pantheon Macroeconomics 预测核心通胀将上升 1 个百分点,最终在年底达到 3.5%。「迄今仅约四分之一涨幅传导至消费者,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数月核心商品价格很可能加速上涨。」 该机构称。
法国巴黎银行指出,由于最近的调查 「表明服务投入价格面临上行压力」,预计涨价将不仅限于商品。
「美联储对通胀的主要担忧不在于具体水平,而更多在于粘性问题。因此 7 月 CPI 数据中核心服务价格意外走强,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好消息。」 该行表示。
通胀粘性问题同样重要。
克利夫兰联储的粘性价格 CPI(包含房租、外出就餐、保险、家居用品等项目) 已显示稳步上升,三个月年化率达 3.8%,为 2024 年 5 月以来最高。而食品、能源和汽车零部件等弹性价格通胀则低得多。
「关税将导致未来数月通胀上升。随着 7 月核心 CPI 回升,以及企业将更高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未来数月核心 PCE 通胀将进一步偏离美联储目标。」 PNC 首席经济学家福彻 Gus Faucher 写道。
Faucher 表示,尽管多数机构预计降息之路将开启,但在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更高的通胀仍可能令政策制定者有所迟疑。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