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多晶硅期货价格触及近期高点53400元/吨后开始回调,一度下探至49300元/吨。8月15日,多晶硅期货大幅增仓,同时主力合约单日上涨4.5%,至52740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本周政策“强预期”与基本面“弱现实”的博弈仍在持续。
“多晶硅价格上涨后,硅料厂利润得到明显修复,复产节奏加快,部分新增产能开始释放,使供给压力增加。”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佳奇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多晶硅价格处于高位时,供需格局就会失衡,市场会重回累库通道,基本面压力开始逐步显现。同时,价格上涨也会使下游接货意愿下降。此外,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后,期货升水现货,也会加速现货库存转向期货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多晶硅期货的上涨动能减弱。
从基本面来看,硅料企业开工率明显上升。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行业开工率为45%,周度产量攀升至2.92万吨。据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介绍,预计8月多晶硅产量接近13万吨,下游需求量为10.6万吨左右,供过于求。库存方面,虽然近两周硅料企业库存下滑,但下游库存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周度库存为26.88万吨,仍然处在高位。同时,随着期货持续升水现货,近期多晶硅仓单数量也稳步增加。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多晶硅仓单数量为5600手。
“整体来看,多晶硅基本面并未明显改善,产业链库存基本集中在硅料环节。”李祥英说。
中信期货分析师郑非凡认为,当前多晶硅基本面的核心矛盾在价格上涨后实际成交量有限。“当前,光伏产业链报价上调,但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没有改变,终端成交压力较大。”郑非凡表示,多晶硅价格上涨后,短期成本支撑较强,市场将围绕利润修复与成交放量博弈,但基本面的反馈相对滞后,导致实际成交量有限。
不过,近期市场“重燃”供应收缩预期。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市场传出9月企业限产限销的消息。同时,有市场消息称,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将于8月19日召集光伏企业开会。李祥英认为,在此背景下,多晶硅9月产量或环比下滑。此外,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短期可能提振市场情绪。目前,多晶硅行业“反内卷”政策预期较强,当供应收缩再度主导市场情绪时,多晶硅价格就会展现出较强的上涨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多晶硅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李祥英认为,仅靠市场消息和看多情绪推动价格上涨并不现实,要有实质性的政策配合。
展望后市,郑非凡认为,短期来看,多晶硅价格走势高度依赖政策信号强弱与兑现节奏。未来一个月或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若产能出清路径明朗,则价格有望持续上涨。目前来看,政策落地难度不小,若后续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情绪回落,价格或重回下跌通道。
“当前多晶硅价格向上、向下的驱动力量都不强。”李祥英认为,短期来看,多晶硅价格或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刘佳奇也表示,只有等到基本面出现反转或有实质性政策落地,才能进一步兑现市场预期,价格才能持续上涨。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