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日报
「炙手可热」 的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中期 「大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 股市场 「人形机器人」 板块中共有 40 家企业披露 2025 半年报,其中,有 29 家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以下简称 「净利润」) 同比实现增长,有 36 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超九成。其中,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豪鹏科技」)、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金力永磁」) 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行业整体显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证券日报》 记者梳理发现,人形机器人虽为新兴赛道,但领跑者多是传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工控龙头及智能制造细分冠军。「传统高端制造业企业在电机、电控、精密制造等核心技术领域积累深厚,且具备大规模生产经验与供应链优势。其传统业务技术与机器人动力系统、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高度契合,可实现快速迁移 『嫁接』。」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向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
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亮眼
2025 年上半年,据咨询机构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有 88 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事件数量相较 2024 年同期增长近 80%。其中,核心零部件领域融资事件最多,达 18 起,涵盖减速器、一体化关节模组、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伺服驱动器、微型电机等,占整体获投企业数量的五分之一。
同时,零部件企业也是中期业绩增长榜单上最亮眼的存在。其中,具身智能成了零部件公司不约而同布局的重点。
稀土永磁材料企业金力永磁中报显示,具身机器人是时代发展潮流,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及电机转子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公司正重点布局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业务。目前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已进行了包括项目专用厂房、专用设备及专业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套投入,初具一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2025 年上半年公司已有小批量产品的交付,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散热领域企业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飞荣达」)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18.54%。报告期内,其对深圳果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果力智能」) 进行战略投资,果力智能成为飞荣达的控股子公司。果力智能是业内领先的灵巧手及具身智能机器人专精特新企业。飞荣达则基于在散热、电磁屏蔽方面的核心能力,开发出了专门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关节模组、控制板等部位的散热与电磁屏蔽解决方案。未来,双方将在联合研发、全球化量产制造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深入推进灵巧手产业发展。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集成了多种传感器,赋予机器人操作、感知物体的能力,被称作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 『最后一厘米』。」 对于上述布局,飞荣达相关人士在接受 《证券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功能关键且技术复杂,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占到整机成本约 20%~30%,未来其市场规模或将达到数千亿元,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商业化更进一步
上半年,随着资金持续涌入、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企业迎来订单 「收获期」 与小批量规模交付的 「兑现期」。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加速推动行星减速器业务的发展,针对现有客户需求,开发了多个型号产品,其中,1 个产品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2 个产品进入样件测试阶段。此外,公司完成对长坂科技的一期投资,进一步扩大其高精度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磨削产能。下半年,公司将根据股权收购及投资框架协议,积极推进对长坂科技的二期增资及股权转股,加大对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高性能减速器等产品的布局。
整机方面,今年 6 月份,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 1.24 亿元;3 月份,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 172cm 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 「天工行者」。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天工行者」 在手订单已达百台,预计今年仅教育科研领域其交付量就将超过 300 台。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数据,2025 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已超过 83 个,合同金额合计近 3.3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无论项目数量还是金额均有上升。可以预见,2025 年这个业内普遍认为的人形机器人 「商业化元年」,正在逐步兑现。
(证券日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