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财经
反内卷浪潮下,光伏、锂电池行业产能出清会议频开,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当前光伏、锂电池等板块的估值修复仅完成初期阶段,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行情或将逐步见顶。」 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 ETF 投资总监王乐乐于 8 月 23 日分析称,而农业、化工、建材等曾同样受困于 「低价竞争」 的传统行业,正通过差异化突围、产业链重构与需求升级,成为 「反内卷」 背景下更具确定性的结构性机会所在。
近期 A 股市场 「反内卷」 题材轮动仍在继续,除了光伏、锂电,化工、农业等板块的资金关注度也快速抬升。截至 8 月 24 日,化工 50ETF、建材 ETF、煤炭 ETF、农业 ETF,自七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 16%、15%、10%、8%。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也在分析报告中提到,钢铁、水泥、光伏设备、能源金属等反内卷主题板块近期表现强劲,多数跑赢大盘。政策面上,要求盘活存量、做优增量,通过优化竞争秩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创新。而反内卷并非短期主题,背后是行业盈利改善与竞争生态优化的中长期逻辑。
锂电、光伏 「退烧」,产能出清成关键
作为 「反内卷」 的 「先锋」, 锂电、光伏行业 「退烧」 趋势已开始显现。
截至目前,多晶硅期货从 5.5 万元/吨历史高位一路震荡回落,最新报 5.14 万元/吨,市场成交量亦出现明显萎缩,短线资金开始明显降温。
碳酸锂期货价格也在周一 (8 月 18 日) 冲破 9 万元/吨后回落,目前在 7.8 万元/吨徘徊,仅一个交易周,每吨价格回落超 1 万元。
「经过前期的价格反弹,市场更关注产能出清落地、技术升级等,但短期内难现全面爆发式增长。」 行业人士对记者称,过去两年,光伏行业因硅料价格暴涨暴跌、组件产能过剩等问题,企业毛利率一度跌至个位数;锂电池板块则因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储能需求阶段性波动,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
行业层面上,近日,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范 「内卷式」 恶性竞争;上周,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召开闭门会议,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共同商讨应对行业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
王乐乐在上述会议上分析称,尽管光伏产业规模大增,但资本回报率已跌至-2.5%;锂电行业亦然,企业普遍采取 「以量补价」 生存模式,通过扩大出货规模对冲单价下滑风险,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2024 年上市公司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8%,但同期中国锂电池出货量逆势增长 32.6% 至 1175GWh。未来,需聚焦具备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如高镍三元材料、高效光伏组件等,这些领域的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光伏、锂电的估值修复,本质是市场对产能出清预期的定价。」 一位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记者分析称,目前光伏组件环节开工率回升,锂电池四大主材 (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 产能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这意味着行业已度过竞争最激烈的洗牌期,但距离高质量竞争仍有差距,未来随着头部企业市占率稳定、落后产能彻底退出,板块行情或将在 2026 年前后见顶。
机构看好化工、农业板块结构性机会
「内卷的本质是低效竞争导致的增收不增利陷阱企业陷入增产、降价、亏损的恶性循环。除了光伏、锂电,这种"规模不经济"现象同样存在于钢铁、水泥等领域,」 王乐乐分析称。
据 Wind 统计,7 月 1 日至 8 月 22 日,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1.23%,而玻璃玻纤、半导体、能源金属等行业板块涨超 20%。7 月份以来,煤炭 ETF 规模从 20 亿元左右飙涨至目前的约 90 亿元。
政策端通过产能出清与价格引导的组合拳,正在重塑多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例如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至 9 万元/吨,验证了产能出清、价格修复、盈利改善的三阶段传导机制。上述行业人士称,接下来反内卷行情进入第二阶段,一方面是等待光伏、锂电行业出清产能落地执行与效果验证,同时农业、化工等传统行业的产业链重构也将成为反内卷行情的一部分。
在投资布局方面,王乐乐提到四大结构性机会,首先是建材板块,随着房地产筑底,水泥行业集体减产 30% 的政策信号明确;其次是化工 50ETF,资源品价格回升将改善周期品盈利预期。
德邦证券分析,近年来化工行业面临产品价格走弱和产能利用率下滑的双重压力,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2024 化工亏损企业占比已接近 1/4,2025 年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再降 9%。在普遍性亏损背景下,通过政策引导淘汰低效产能、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已成为行业共识。「反内卷」 通过遏制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有望直接推动工业品价格回升,进而对 PPI 形成有效拉动,同时,CPI 也有望通过 PPI 的成本传导实现温和上涨。
此外,王乐乐还提到农业板块,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两季度出现下降,随着农业农村部通过环保整治、产能补贴调整等措施推动,落后产能将进一步退出。
此外,据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统计,反内卷政策为企业盈利注入新的动力,预计未来两年相关行业盈利有望提高 53%。资本市场上,自反内卷政策提出,部分受益股票七月以来已上涨 8%,未来两年仍有望实现 17% 盈利年复合增长率。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