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日韩半导体板块突遭猛烈抛售。
今日,日韩股市开盘后,芯片巨头全线暴跌,日本芯片测试设备制造商、英伟达供应商爱德万测试一度暴跌超 9%,韩国设备厂商韩美半导体暴跌超 6%,SK 海力士一度暴跌超 5%,三星电子大跌超 3%。消息面上,日韩芯片股暴跌主要受上周五美股科技股的抛售影响。
有分析指出,部分美股芯片巨头业绩指引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对人工智能(AI) 芯片未来业绩增长放缓的担忧。另外,英伟达也传来利空消息,据最新披露的数据,英伟达 2026 财年第二财季收入的近 40% 仅来自两家客户,这引发了市场对英伟达是否过度依赖少数大客户的讨论。
日韩芯片股大跳水
9 月 1 日,日本、韩国市场的芯片股股价全线跳水,截至收盘,爱德万测试暴跌 7.97%,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大跌 2.21%,韩美半导体暴跌 6.32%,SK 海力士大跌 4.83%,三星电子大跌 3.01%。受此影响,日韩股市集体下挫,截至收盘,日经 225 指数跌 1.24%,韩国综合指数跌 1.35%。
有分析指出,日韩芯片股大幅下挫,主要受上周五美股科技股的抛售影响。截至当日收盘,费城半导体指数大跌超 3%,迈威尔科技暴跌超 18%,甲骨文暴跌 5.9%,英伟达、博通、台积电ADR、AMD 大跌超 3%,美光科技、应用材料、阿斯麦ADR、英特尔均跌超 2%。
其中,迈威尔科技在最新披露的财报中给出的业绩指引不及市场预期,引发了投资者对 AI 芯片概念股未来业绩增长放缓的担忧。
另外,「AI 总龙头」 英伟达也爆出危险信号。根据美国证监会 (SEC) 的披露,英伟达第二财季收入的近 40% 仅来自两家客户。
其中,「客户 A」 占总营收的 23%,「客户 B」 占 16%。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当时前两大客户分别贡献 14% 和 11% 的销售额。该披露再度引发市场对英伟达是否过度依赖少数大客户的讨论,尤其是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等云计算巨头。
在财报中,英伟达并未透露客户 A 和客户 B 的具体身份。英伟达指出,这些都是直接客户,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系统整合商或经销商,直接向英伟达采购芯片,间接客户如云端服务提供商或消费性网络公司,则从这些直接客户购买英伟达芯片。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收入高度集中于少数客户虽然带来风险,但这些客户拥有充裕现金与庞大自由现金流,预计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在数据中心建设上投入巨资。
高估值的风险
华尔街机构认为,美股 AI 芯片概念股剧烈波动的根源在于此前积累了过高的期望,估值都非常高,这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甚至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
根据最新数据,标普 500 指数的市销率已达到 3.23 倍,创下历史新高。另外,标普 500 指数基于未来 12 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为 22.5 倍,远高于 2000 年以来 16.8 倍的平均水平。
有分析指出,美股估值达到历史新高,主要由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们主导。据 Morningstar 数据,截至 7 月底,标普 500 指数中最大的 10 家公司占据了指数总市值的 39.5%,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 Steve Sosnick 警告称,极高的估值和非常拥挤的交易相结合,无疑增加了美股市场出现大跌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标普 500 指数中的普通公司并未出现明显高估的状态。如果将标普 500 指数中的每家公司同等权重计算,而非按市值加权,该等权指数的市销率将为 1.76 倍,与其 1.43 倍的长期平均值相差不大。
对于美股科技巨头们能否长期维持当前高估值,部分市场人士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面和估值最终会成为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
Barrow Hanley Global Investors 美国股票主管 Mark Giambrone 表示:「估值迟早会起作用,这些估值背后所蕴含的预期也至关重要,而现在这些预期正变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公司将很难去满足它们。」
与此同时,关于 AI 泡沫的警告声也愈发密集。继 OpenAI 创始人兼 CEO 萨姆·阿尔特曼之后,Grindr 首席执行官 George Arison 表示,「AI 风险投资泡沫」 正在形成。
Arison 在接受最新采访时警告称:「由于风险投资对 AI 的狂热,许多伟大的公司将被摧毁。他将其比作 21 世纪 10 年代末日本软银集团的投资。」
Arison 举例称,软银集团向 WeWork 投资了 90 亿美元,后来 WeWork 申请破产。它还向 Zume 投资了 3.75 亿美元,Zume 现已关闭。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