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ST 紫天将于 9 月 15 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9 月 5 日,*ST 紫天(300280.SZ) 公告,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 9 月 15 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 15 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期满后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进行摘牌。
深交所在 《终止上市决定书》 中指出,*ST 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两年虚增收入 24.99 亿 公司大额财务造假事项受到重罚
2025 年 8 月 22 日,证监会对*ST 紫天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查实公司在 2022 年至 2023 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 24.99 亿元,涉及三份定期报告的造假行为。
在 2022 年年度报告中,*ST 紫天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虚增收入 7.78 亿元、虚增利润 0.85 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44.59%、利润总额的 35.99%,近乎一半的业绩为虚构所得。
2023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云服务业务尚未开工、未通过客户验收且未收到任何款项的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当期虚增收入 2.07 亿元、利润 0.79 亿元,虚增利润占比甚至高达当期利润总额的 51.64%。
2023 年年度报告中,*ST 紫天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时,仅作为代理人未取得商品控制权,按规定应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却违规使用总额法,单此一项就虚增营业收入 17.21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78.63%,严重扭曲了业绩真实性。
除财务造假外,*ST 紫天还存在未按期披露 2024 年年报以及拒绝、阻碍执法等多项违规行为。对此,证监会作出严厉处罚,对*ST 紫天及公司 12 名管理层人员合计罚款 3840 万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决策、组织实施造假的 「首恶」——原董事长姚小欣、财务总监李想,证监会直接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意味着二人将永久失去进入证券市场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彰显了监管层"零容忍"的态度。
深交所在 《终止上市决定书》 中明确指出,*ST 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后,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两个月内仍未整改到位,已触及股票终止上市的法定情形,退市已成必然。
立体追责正在持续推进中
*ST 紫天的退市并非违规行为的"终点"。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对于造假者和配合造假者将开展全方位立体化追责,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目前,针对*ST 紫天的追责行动已全面展开。
据了解,已有投资者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挽回因公司造假造成的投资损失。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已于 2024 年 9 月以*ST 紫天涉嫌 「隐匿会计凭证罪」 立案侦查。业内人士分析,结合公司虚增收入规模、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其相关行为已达到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的追诉标准,未来不排除被公安机关进一步以该罪名对其进行刑事追责。
这意味着,即便*ST 紫天完成退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仍需就此前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等多重法律责任。此次案例也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财务造假不仅会导致公司退市,相关责任人还将付出 「丢饭碗」 甚至身陷囹圄的代价,监管层 「应退尽退」 与 「立体追责」 的组合拳,正在不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