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被称为 「内地折叠自行车第一股」 的大行科工(02543.HK)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开盘报 67.5 港元,较 49.5 港元的发行价大幅高开 36.36%,截至 9 日收盘,涨近 15%。
公司今年前 4 月净利润猛增超 73%
招股书数据显示,大行科工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1 亿元人民币,较 2022 年的 2.54 亿元累计增长 77.56%,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同期归母净利润从 0.31 亿元增长至 0.52 亿元,增幅达 67.74%。2025 年前 4 个月,公司营收已达 1.85 亿元,同比增长 47.11%,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增长 73.06%,延续了增长势头。
在产品结构上,每辆售价 2500 元—5000 元的中端市场自行车产品贡献了 68.4% 的营收,每辆 5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占比 10.4%。在股权结构上,大行科工由韩德玮直接持股 88.56%,剩余股权由 5 个员工持股平台持股。
目前,大行科工由 83 岁高龄的韩德玮掌舵,招股书中称其为 「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任职大行品牌创办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而在投身折叠自行车行业前,韩德玮专注于雷射的研发,并于 1973 年 2 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于 1982 年创立大行品牌 (DAHON)。

韩德玮港交所敲钟现场图/大行科工官网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4 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于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 26.3%,按 2024 年零售额计,公司亦位居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首位,市场份额为 36.5%。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从经典折叠自行车扩展至公路车、山地车、儿童车及电助力自行车等多个品类,截至 2025 年 4 月,共提供超过 70 款车型,其中 P8 等畅销型号长期占据国内折叠车销量榜前列。
当前,随着折叠技能、结构设计和材料不断创新,折叠自行车将会拥有更高的性能和舒适性,适合城市上班族、自行车爱好者及专业自行车骑手使用,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灼识咨询统计,按零售量计,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 2029 年达到 5.2 百万辆,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7.3%。
成港股 IPO 史上新 「超购王」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多家券商资料显示,融资认购总额约 2621.94 亿港元,以大行科工公开发售起始集资额 3920 万港元计,超额认购倍数高达 6688 倍。这一数据不仅大幅超越今年 1 月上市的布鲁可(0325.HK) 的 5998.96 倍,更打破了 2018 年 4 月毛记葵涌(1716.HK) 创下的 6289 倍超额认购纪录,成为港股 IPO 史上新的 「超购王」。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大行科工基本面扎实,但高超额认购反映的是市场巨大需求在上市首日的集中释放,撇开认购数字的喧嚣,仍需关注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核心竞争力及业绩可持续性,继续关注港股 「超购王」 后续表现。
回顾历年港股 「超购王」 的表现,呈现出明显分化趋势。2018 年上市的毛记葵涌上市即巅峰,上市首日报最高报 11.62 港元,截至发稿股价报 0.55 港元,总市值 1.5 亿港元。今年 1 月上市的布鲁可,虽然上市首日当天涨幅约 40%,并在今年 6 月最高涨到 198 港元,但下半年股价较历史高点回落约 50%,截至 9 日收盘,股价报 97.7 港元。
(21 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