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特朗普政府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两大外交领域,而在不到 24 小时内,这两个领域各出现了一项重大挑战。
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哈马斯办公室,以及俄罗斯无人机深入波兰领空,这两件事给白宫带来了两大难题——可以说,这是对特朗普权威的两大公然挑战。
毕竟,对于乌克兰和加沙这两场冲突,这位美国总统曾表示会迅速、果断地解决。
在这两起事件中,他眼中 「虽有分歧但属天然盟友」 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给白宫的和平努力添了大麻烦。
以色列空袭多哈:打乱加沙外交架构
先看时机:特朗普政府刚提交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最新提案两天,多哈空袭就发生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告诉哈马斯,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
「我已警告哈马斯,不接受 (提案) 将面临后果,」 他上周日在 「真相社交」 上写道,「这是我的最后通牒,不会再有下一次!」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集会,商议如何回应提案,但以色列没有等待结果。这次空袭不仅彻底推翻了美国的最新提案,还可能摧毁特朗普政府严重依赖的、脆弱的加沙外交架构。
关于美国 「何时、如何得知以色列空袭计划」,以及 「是否本可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争议不断。卡塔尔境内有美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 (乌代德基地),许多人据此认为,华盛顿不可能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
但如果华盛顿并未 「开绿灯」(很多人认为实际开了),这又说明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行动的影响力如何呢?
过去两年,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让以色列蒙羞后,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各地展示军事实力,且大多得到美国的默许或明确支持。
以色列已确立自己作为该地区 「无可争议的霸主」 地位,能够随意袭击远至也门、伊朗等国的目标。
但在上述两起案例中,美国也参与其中,且目标一致——阻止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及红海航运,同时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而袭击卡塔尔 (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盟友),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表示,他对此 「深感遗憾」。根据白宫对事件的描述,以色列空袭的消息来得太晚,无法向卡塔尔发出有意义的预警。
「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正与我们共同努力、勇敢承担风险推动和平,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既不利于以色列的目标,也不利于美国的目标,」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 (Karoline Leavitt) 告诉记者。
这番话虽不足以平息 「美国是同谋」 的猜疑,但听起来确实带着真切的愤怒。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急于强调,这是一次 「完全独立」 的行动。
《华盛顿邮报》 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 (DavidIgnatius) 撰文指出,以色列所谓的 「烈焰之巅」 行动 (Operation Summit of Fire),是在美国与以色列曾 「承诺不会在卡塔尔针对哈马斯领导人」 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这些承诺确实存在,却被如此公然违背,在海湾地区看来,这必然是美国实力衰弱的信号。
俄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测试北约决心
再看波兰局势。
不到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阿拉斯加举办峰会欢迎普京,铺上红地毯,热情拥抱这位俄罗斯总统。几天后,他在 「麦克风未关」 的情况下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普京 「想跟我达成协议……听起来可能很疯狂,但事实如此」。
但自那以后的几周里,俄乌非但没有朝着达成协议取得进展,局势反而不断升级: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更多破纪录的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而现在,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公然入侵北约领空。
俄罗斯投射物此前并非没有落入波兰境内,但以往事件都发生在边境附近,且看似是意外。
而周三凌晨的无人机事件绝非意外。波兰官员报告称,共有 19 架俄罗斯无人机,其中部分深入波兰境内。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 (Donald Tusk) 向议会表示,这是 「自二战以来,我们离公开冲突最近的一次」。
尽管俄罗斯否认,但各方几乎一致认为,莫斯科此举是故意测试北约的决心。而由于美国仍是该联盟最强大的成员国,这也意味着要测试特朗普的决心。
与对多哈空袭的表态不同,特朗普显然不愿对波兰事件作出回应——这一点没有被忽视。
《基辅邮报》(Kyiv Post) 写道:「当北约盟友首次拦截并击落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消息传来时,白宫陷入了令人震惊的沉默。」
最终,一篇来自 「真相社交」 的帖子如期而至。「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写道,并含糊地补充了一句,「又开始了!」
但他最初的沉默,加上他似乎不愿兑现 「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的承诺,让乌克兰的西方盟友陷入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困境:不确定特朗普的真实立场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欧洲官员正与美国同行合作,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制裁方案,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制裁行动。
但鉴于特朗普此前对北约的矛盾态度,联盟成员国希望得到保证:当盟友的主权受到威胁时,华盛顿是可靠的,会作出回应。
近期达成的 「允许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采购美国军事装备」 的协议,以及 「成员国承诺增加自身国防开支」 的约定,极大地改善了联盟内部关系;特朗普也放弃了其第一任期内对北约的敌对言论。
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而言,他们普遍承认必须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巡逻波兰领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美国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仍是该联盟建立的基石。而关于这位总统是否愿意动用这一实力,疑虑仍未消散。
两天时间,两场冲突,两个难题。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位 「不喜欢、也不预期自己会受到挑战」 的领导人来说,这是一段充满考验的经历。所有人都在等待,看他能否应对这一局面。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特朗普政府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两大外交领域,而在不到 24 小时内,这两个领域各出现了一项重大挑战。
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哈马斯办公室,以及俄罗斯无人机深入波兰领空,这两件事给白宫带来了两大难题——可以说,这是对特朗普权威的两大公然挑战。
毕竟,对于乌克兰和加沙这两场冲突,这位美国总统曾表示会迅速、果断地解决。
在这两起事件中,他眼中 「虽有分歧但属天然盟友」 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给白宫的和平努力添了大麻烦。
以色列空袭多哈:打乱加沙外交架构
先看时机:特朗普政府刚提交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最新提案两天,多哈空袭就发生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告诉哈马斯,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
「我已警告哈马斯,不接受 (提案) 将面临后果,」 他上周日在 「真相社交」 上写道,「这是我的最后通牒,不会再有下一次!」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集会,商议如何回应提案,但以色列没有等待结果。这次空袭不仅彻底推翻了美国的最新提案,还可能摧毁特朗普政府严重依赖的、脆弱的加沙外交架构。
关于美国 「何时、如何得知以色列空袭计划」,以及 「是否本可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争议不断。卡塔尔境内有美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 (乌代德基地),许多人据此认为,华盛顿不可能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
但如果华盛顿并未 「开绿灯」(很多人认为实际开了),这又说明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行动的影响力如何呢?
过去两年,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让以色列蒙羞后,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各地展示军事实力,且大多得到美国的默许或明确支持。
以色列已确立自己作为该地区 「无可争议的霸主」 地位,能够随意袭击远至也门、伊朗等国的目标。
但在上述两起案例中,美国也参与其中,且目标一致——阻止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及红海航运,同时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而袭击卡塔尔 (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盟友),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表示,他对此 「深感遗憾」。根据白宫对事件的描述,以色列空袭的消息来得太晚,无法向卡塔尔发出有意义的预警。
「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正与我们共同努力、勇敢承担风险推动和平,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既不利于以色列的目标,也不利于美国的目标,」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 (Karoline Leavitt) 告诉记者。
这番话虽不足以平息 「美国是同谋」 的猜疑,但听起来确实带着真切的愤怒。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急于强调,这是一次 「完全独立」 的行动。
《华盛顿邮报》 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 (DavidIgnatius) 撰文指出,以色列所谓的 「烈焰之巅」 行动 (Operation Summit of Fire),是在美国与以色列曾 「承诺不会在卡塔尔针对哈马斯领导人」 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这些承诺确实存在,却被如此公然违背,在海湾地区看来,这必然是美国实力衰弱的信号。
俄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测试北约决心
再看波兰局势。
不到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阿拉斯加举办峰会欢迎普京,铺上红地毯,热情拥抱这位俄罗斯总统。几天后,他在 「麦克风未关」 的情况下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普京 「想跟我达成协议……听起来可能很疯狂,但事实如此」。
但自那以后的几周里,俄乌非但没有朝着达成协议取得进展,局势反而不断升级: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更多破纪录的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而现在,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公然入侵北约领空。
俄罗斯投射物此前并非没有落入波兰境内,但以往事件都发生在边境附近,且看似是意外。
而周三凌晨的无人机事件绝非意外。波兰官员报告称,共有 19 架俄罗斯无人机,其中部分深入波兰境内。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 (Donald Tusk) 向议会表示,这是 「自二战以来,我们离公开冲突最近的一次」。
尽管俄罗斯否认,但各方几乎一致认为,莫斯科此举是故意测试北约的决心。而由于美国仍是该联盟最强大的成员国,这也意味着要测试特朗普的决心。
与对多哈空袭的表态不同,特朗普显然不愿对波兰事件作出回应——这一点没有被忽视。
《基辅邮报》(Kyiv Post) 写道:「当北约盟友首次拦截并击落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消息传来时,白宫陷入了令人震惊的沉默。」
最终,一篇来自 「真相社交」 的帖子如期而至。「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写道,并含糊地补充了一句,「又开始了!」
但他最初的沉默,加上他似乎不愿兑现 「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的承诺,让乌克兰的西方盟友陷入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困境:不确定特朗普的真实立场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欧洲官员正与美国同行合作,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制裁方案,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制裁行动。
但鉴于特朗普此前对北约的矛盾态度,联盟成员国希望得到保证:当盟友的主权受到威胁时,华盛顿是可靠的,会作出回应。
近期达成的 「允许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采购美国军事装备」 的协议,以及 「成员国承诺增加自身国防开支」 的约定,极大地改善了联盟内部关系;特朗普也放弃了其第一任期内对北约的敌对言论。
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而言,他们普遍承认必须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巡逻波兰领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美国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仍是该联盟建立的基石。而关于这位总统是否愿意动用这一实力,疑虑仍未消散。
两天时间,两场冲突,两个难题。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位 「不喜欢、也不预期自己会受到挑战」 的领导人来说,这是一段充满考验的经历。所有人都在等待,看他能否应对这一局面。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特朗普政府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两大外交领域,而在不到 24 小时内,这两个领域各出现了一项重大挑战。
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哈马斯办公室,以及俄罗斯无人机深入波兰领空,这两件事给白宫带来了两大难题——可以说,这是对特朗普权威的两大公然挑战。
毕竟,对于乌克兰和加沙这两场冲突,这位美国总统曾表示会迅速、果断地解决。
在这两起事件中,他眼中 「虽有分歧但属天然盟友」 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给白宫的和平努力添了大麻烦。
以色列空袭多哈:打乱加沙外交架构
先看时机:特朗普政府刚提交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最新提案两天,多哈空袭就发生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告诉哈马斯,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
「我已警告哈马斯,不接受 (提案) 将面临后果,」 他上周日在 「真相社交」 上写道,「这是我的最后通牒,不会再有下一次!」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集会,商议如何回应提案,但以色列没有等待结果。这次空袭不仅彻底推翻了美国的最新提案,还可能摧毁特朗普政府严重依赖的、脆弱的加沙外交架构。
关于美国 「何时、如何得知以色列空袭计划」,以及 「是否本可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争议不断。卡塔尔境内有美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 (乌代德基地),许多人据此认为,华盛顿不可能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
但如果华盛顿并未 「开绿灯」(很多人认为实际开了),这又说明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行动的影响力如何呢?
过去两年,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让以色列蒙羞后,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各地展示军事实力,且大多得到美国的默许或明确支持。
以色列已确立自己作为该地区 「无可争议的霸主」 地位,能够随意袭击远至也门、伊朗等国的目标。
但在上述两起案例中,美国也参与其中,且目标一致——阻止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及红海航运,同时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而袭击卡塔尔 (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盟友),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表示,他对此 「深感遗憾」。根据白宫对事件的描述,以色列空袭的消息来得太晚,无法向卡塔尔发出有意义的预警。
「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正与我们共同努力、勇敢承担风险推动和平,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既不利于以色列的目标,也不利于美国的目标,」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 (Karoline Leavitt) 告诉记者。
这番话虽不足以平息 「美国是同谋」 的猜疑,但听起来确实带着真切的愤怒。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急于强调,这是一次 「完全独立」 的行动。
《华盛顿邮报》 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 (DavidIgnatius) 撰文指出,以色列所谓的 「烈焰之巅」 行动 (Operation Summit of Fire),是在美国与以色列曾 「承诺不会在卡塔尔针对哈马斯领导人」 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这些承诺确实存在,却被如此公然违背,在海湾地区看来,这必然是美国实力衰弱的信号。
俄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测试北约决心
再看波兰局势。
不到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阿拉斯加举办峰会欢迎普京,铺上红地毯,热情拥抱这位俄罗斯总统。几天后,他在 「麦克风未关」 的情况下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普京 「想跟我达成协议……听起来可能很疯狂,但事实如此」。
但自那以后的几周里,俄乌非但没有朝着达成协议取得进展,局势反而不断升级: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更多破纪录的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而现在,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公然入侵北约领空。
俄罗斯投射物此前并非没有落入波兰境内,但以往事件都发生在边境附近,且看似是意外。
而周三凌晨的无人机事件绝非意外。波兰官员报告称,共有 19 架俄罗斯无人机,其中部分深入波兰境内。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 (Donald Tusk) 向议会表示,这是 「自二战以来,我们离公开冲突最近的一次」。
尽管俄罗斯否认,但各方几乎一致认为,莫斯科此举是故意测试北约的决心。而由于美国仍是该联盟最强大的成员国,这也意味着要测试特朗普的决心。
与对多哈空袭的表态不同,特朗普显然不愿对波兰事件作出回应——这一点没有被忽视。
《基辅邮报》(Kyiv Post) 写道:「当北约盟友首次拦截并击落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消息传来时,白宫陷入了令人震惊的沉默。」
最终,一篇来自 「真相社交」 的帖子如期而至。「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写道,并含糊地补充了一句,「又开始了!」
但他最初的沉默,加上他似乎不愿兑现 「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的承诺,让乌克兰的西方盟友陷入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困境:不确定特朗普的真实立场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欧洲官员正与美国同行合作,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制裁方案,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制裁行动。
但鉴于特朗普此前对北约的矛盾态度,联盟成员国希望得到保证:当盟友的主权受到威胁时,华盛顿是可靠的,会作出回应。
近期达成的 「允许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采购美国军事装备」 的协议,以及 「成员国承诺增加自身国防开支」 的约定,极大地改善了联盟内部关系;特朗普也放弃了其第一任期内对北约的敌对言论。
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而言,他们普遍承认必须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巡逻波兰领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美国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仍是该联盟建立的基石。而关于这位总统是否愿意动用这一实力,疑虑仍未消散。
两天时间,两场冲突,两个难题。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位 「不喜欢、也不预期自己会受到挑战」 的领导人来说,这是一段充满考验的经历。所有人都在等待,看他能否应对这一局面。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特朗普政府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两大外交领域,而在不到 24 小时内,这两个领域各出现了一项重大挑战。
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哈马斯办公室,以及俄罗斯无人机深入波兰领空,这两件事给白宫带来了两大难题——可以说,这是对特朗普权威的两大公然挑战。
毕竟,对于乌克兰和加沙这两场冲突,这位美国总统曾表示会迅速、果断地解决。
在这两起事件中,他眼中 「虽有分歧但属天然盟友」 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给白宫的和平努力添了大麻烦。
以色列空袭多哈:打乱加沙外交架构
先看时机:特朗普政府刚提交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最新提案两天,多哈空袭就发生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告诉哈马斯,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
「我已警告哈马斯,不接受 (提案) 将面临后果,」 他上周日在 「真相社交」 上写道,「这是我的最后通牒,不会再有下一次!」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集会,商议如何回应提案,但以色列没有等待结果。这次空袭不仅彻底推翻了美国的最新提案,还可能摧毁特朗普政府严重依赖的、脆弱的加沙外交架构。
关于美国 「何时、如何得知以色列空袭计划」,以及 「是否本可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争议不断。卡塔尔境内有美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 (乌代德基地),许多人据此认为,华盛顿不可能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
但如果华盛顿并未 「开绿灯」(很多人认为实际开了),这又说明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行动的影响力如何呢?
过去两年,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让以色列蒙羞后,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各地展示军事实力,且大多得到美国的默许或明确支持。
以色列已确立自己作为该地区 「无可争议的霸主」 地位,能够随意袭击远至也门、伊朗等国的目标。
但在上述两起案例中,美国也参与其中,且目标一致——阻止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及红海航运,同时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而袭击卡塔尔 (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盟友),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表示,他对此 「深感遗憾」。根据白宫对事件的描述,以色列空袭的消息来得太晚,无法向卡塔尔发出有意义的预警。
「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正与我们共同努力、勇敢承担风险推动和平,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既不利于以色列的目标,也不利于美国的目标,」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 (Karoline Leavitt) 告诉记者。
这番话虽不足以平息 「美国是同谋」 的猜疑,但听起来确实带着真切的愤怒。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急于强调,这是一次 「完全独立」 的行动。
《华盛顿邮报》 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 (DavidIgnatius) 撰文指出,以色列所谓的 「烈焰之巅」 行动 (Operation Summit of Fire),是在美国与以色列曾 「承诺不会在卡塔尔针对哈马斯领导人」 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这些承诺确实存在,却被如此公然违背,在海湾地区看来,这必然是美国实力衰弱的信号。
俄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测试北约决心
再看波兰局势。
不到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阿拉斯加举办峰会欢迎普京,铺上红地毯,热情拥抱这位俄罗斯总统。几天后,他在 「麦克风未关」 的情况下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普京 「想跟我达成协议……听起来可能很疯狂,但事实如此」。
但自那以后的几周里,俄乌非但没有朝着达成协议取得进展,局势反而不断升级: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更多破纪录的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而现在,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公然入侵北约领空。
俄罗斯投射物此前并非没有落入波兰境内,但以往事件都发生在边境附近,且看似是意外。
而周三凌晨的无人机事件绝非意外。波兰官员报告称,共有 19 架俄罗斯无人机,其中部分深入波兰境内。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 (Donald Tusk) 向议会表示,这是 「自二战以来,我们离公开冲突最近的一次」。
尽管俄罗斯否认,但各方几乎一致认为,莫斯科此举是故意测试北约的决心。而由于美国仍是该联盟最强大的成员国,这也意味着要测试特朗普的决心。
与对多哈空袭的表态不同,特朗普显然不愿对波兰事件作出回应——这一点没有被忽视。
《基辅邮报》(Kyiv Post) 写道:「当北约盟友首次拦截并击落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消息传来时,白宫陷入了令人震惊的沉默。」
最终,一篇来自 「真相社交」 的帖子如期而至。「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写道,并含糊地补充了一句,「又开始了!」
但他最初的沉默,加上他似乎不愿兑现 「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的承诺,让乌克兰的西方盟友陷入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困境:不确定特朗普的真实立场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欧洲官员正与美国同行合作,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制裁方案,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制裁行动。
但鉴于特朗普此前对北约的矛盾态度,联盟成员国希望得到保证:当盟友的主权受到威胁时,华盛顿是可靠的,会作出回应。
近期达成的 「允许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采购美国军事装备」 的协议,以及 「成员国承诺增加自身国防开支」 的约定,极大地改善了联盟内部关系;特朗普也放弃了其第一任期内对北约的敌对言论。
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而言,他们普遍承认必须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巡逻波兰领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美国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仍是该联盟建立的基石。而关于这位总统是否愿意动用这一实力,疑虑仍未消散。
两天时间,两场冲突,两个难题。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位 「不喜欢、也不预期自己会受到挑战」 的领导人来说,这是一段充满考验的经历。所有人都在等待,看他能否应对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