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2025 年 9 月 12 日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SST概念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2025 年 11 月 6 日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SST概念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2025 年 11 月 6 日

工商银行布局香港机场金库?金融中心再添 「黄金底气」!

2025 年 11 月 6 日
广告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25 年 11 月 6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6 日

2025 年 11 月 6 日

方正证券: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 1% 股份;中金公司现 5 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近 13 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2025 年 11 月 6 日
AI产业链哪些环节是「耗电大户」?

AI 产业链哪些环节是 「耗电大户」?

2025 年 11 月 6 日

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 公募再拾 「哑铃型配置」

2025 年 11 月 6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美联储将继续降息?特朗普:美国股市将创下更多纪录高位

2025 年 11 月 6 日
11月6日财经早餐:金价受益于避险买盘推动,油价创两周来最低,美关税案辩论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

11 月 6 日财经早餐:金价受益于避险买盘推动,油价创两周来最低,美关税案辩论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

2025 年 11 月 6 日
美联储独立性遭特朗普「组合拳」,市场为何不买账?

美联储独立性遭特朗普 「组合拳」,市场为何不买账?

2025 年 11 月 6 日
估值优势凸显!大消费多股涨停 低估高增长个股出炉(名单)

估值优势凸显!大消费多股涨停 低估高增长个股出炉 (名单)

2025 年 11 月 6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6 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12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5 家险企股票配置规模增长逾 28%、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外资持有 A 股总市值持续增加……随着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机制及考核政策日渐清晰明确,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加积极,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 「活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结构,真正构建起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的投资体系,为 A 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险资加速入市

  以 2024 年 9 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方面,通过全面建立实施 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明确全国社保基金 5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等措施引导 「长钱长投」;另一方面,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用 「改革之手」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险资的入市步伐已经加快。2025 年的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 18464.29 亿元,较年初增加 4118.58 亿元,增幅达 28.7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行业的整体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 36.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39%。险资配置股票资产力度继续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 3.07 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 6406 亿元,同比增幅达 47.57%,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 8.92%。

  同时,今年以来,估算险资净流入股票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明显上升。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驶入快车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费同比增速 5% 估算,预计下半年险资仍将增配 A+H 股票 3000 亿元至 4000 亿元。

  在具体投资方向方面,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包括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后续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公募基金规模迈入 35万亿

  公募基金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长周期考核的比重、推进费率改革,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成为重中之重。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 35.08 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 2024 年初以来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不仅规模上公募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投资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续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主动权益 「翻倍基」 大量涌现,全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 ETF 产品数量突破 100 只。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相较 2024 年年末增加 1.29 万亿元,增幅超 34%;总份额则达到 2.89 万亿份,较去年年末增长 2397.17 亿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ETF 产品日益多元,1200 多只相关产品构成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既覆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又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选择用指数化投资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长钱长投」 的良性循环正在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力量。从基金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 1.48 万亿份,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4458 亿份,相应地,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34.44% 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 40.49%,增加了 6 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包括了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尤其在市场波动期间对 ETF 等股票型基金的增持,对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企业年金入市 「小步快跑」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 3.8 万亿元,较 2024 年年底增长约 0.69 万亿元,其中,含有 4208 个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为 3.09 万亿元,近 3 年累计收益率为 5.84%。

  「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的 A 股投资比例约为 14%,距离 40% 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企业年金基金需要发挥其资金来源稳定、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小的优势,通过长期权益投资增厚长期收益,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一位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业务人士表示,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年金基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既能为资本市场增加更多长期资金供给,也能发挥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实现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5 家险企股票配置规模增长逾 28%、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外资持有 A 股总市值持续增加……随着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机制及考核政策日渐清晰明确,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加积极,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 「活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结构,真正构建起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的投资体系,为 A 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险资加速入市

  以 2024 年 9 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方面,通过全面建立实施 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明确全国社保基金 5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等措施引导 「长钱长投」;另一方面,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用 「改革之手」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险资的入市步伐已经加快。2025 年的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 18464.29 亿元,较年初增加 4118.58 亿元,增幅达 28.7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行业的整体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 36.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39%。险资配置股票资产力度继续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 3.07 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 6406 亿元,同比增幅达 47.57%,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 8.92%。

  同时,今年以来,估算险资净流入股票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明显上升。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驶入快车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费同比增速 5% 估算,预计下半年险资仍将增配 A+H 股票 3000 亿元至 4000 亿元。

  在具体投资方向方面,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包括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后续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公募基金规模迈入 35万亿

  公募基金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长周期考核的比重、推进费率改革,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成为重中之重。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 35.08 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 2024 年初以来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不仅规模上公募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投资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续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主动权益 「翻倍基」 大量涌现,全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 ETF 产品数量突破 100 只。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相较 2024 年年末增加 1.29 万亿元,增幅超 34%;总份额则达到 2.89 万亿份,较去年年末增长 2397.17 亿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ETF 产品日益多元,1200 多只相关产品构成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既覆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又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选择用指数化投资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长钱长投」 的良性循环正在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力量。从基金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 1.48 万亿份,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4458 亿份,相应地,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34.44% 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 40.49%,增加了 6 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包括了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尤其在市场波动期间对 ETF 等股票型基金的增持,对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企业年金入市 「小步快跑」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 3.8 万亿元,较 2024 年年底增长约 0.69 万亿元,其中,含有 4208 个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为 3.09 万亿元,近 3 年累计收益率为 5.84%。

  「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的 A 股投资比例约为 14%,距离 40% 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企业年金基金需要发挥其资金来源稳定、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小的优势,通过长期权益投资增厚长期收益,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一位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业务人士表示,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年金基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既能为资本市场增加更多长期资金供给,也能发挥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实现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责任编辑:73)

YOU MAY ALSO LIKE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 公募再拾 「哑铃型配置」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5 家险企股票配置规模增长逾 28%、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外资持有 A 股总市值持续增加……随着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机制及考核政策日渐清晰明确,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加积极,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 「活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结构,真正构建起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的投资体系,为 A 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险资加速入市

  以 2024 年 9 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方面,通过全面建立实施 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明确全国社保基金 5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等措施引导 「长钱长投」;另一方面,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用 「改革之手」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险资的入市步伐已经加快。2025 年的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 18464.29 亿元,较年初增加 4118.58 亿元,增幅达 28.7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行业的整体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 36.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39%。险资配置股票资产力度继续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 3.07 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 6406 亿元,同比增幅达 47.57%,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 8.92%。

  同时,今年以来,估算险资净流入股票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明显上升。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驶入快车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费同比增速 5% 估算,预计下半年险资仍将增配 A+H 股票 3000 亿元至 4000 亿元。

  在具体投资方向方面,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包括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后续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公募基金规模迈入 35万亿

  公募基金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长周期考核的比重、推进费率改革,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成为重中之重。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 35.08 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 2024 年初以来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不仅规模上公募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投资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续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主动权益 「翻倍基」 大量涌现,全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 ETF 产品数量突破 100 只。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相较 2024 年年末增加 1.29 万亿元,增幅超 34%;总份额则达到 2.89 万亿份,较去年年末增长 2397.17 亿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ETF 产品日益多元,1200 多只相关产品构成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既覆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又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选择用指数化投资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长钱长投」 的良性循环正在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力量。从基金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 1.48 万亿份,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4458 亿份,相应地,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34.44% 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 40.49%,增加了 6 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包括了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尤其在市场波动期间对 ETF 等股票型基金的增持,对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企业年金入市 「小步快跑」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 3.8 万亿元,较 2024 年年底增长约 0.69 万亿元,其中,含有 4208 个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为 3.09 万亿元,近 3 年累计收益率为 5.84%。

  「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的 A 股投资比例约为 14%,距离 40% 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企业年金基金需要发挥其资金来源稳定、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小的优势,通过长期权益投资增厚长期收益,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一位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业务人士表示,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年金基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既能为资本市场增加更多长期资金供给,也能发挥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实现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5 家险企股票配置规模增长逾 28%、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外资持有 A 股总市值持续增加……随着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机制及考核政策日渐清晰明确,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加积极,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 「活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结构,真正构建起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的投资体系,为 A 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险资加速入市

  以 2024 年 9 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为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方面,通过全面建立实施 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明确全国社保基金 5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等措施引导 「长钱长投」;另一方面,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用 「改革之手」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险资的入市步伐已经加快。2025 年的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 18464.29 亿元,较年初增加 4118.58 亿元,增幅达 28.7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行业的整体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 36.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39%。险资配置股票资产力度继续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 3.07 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 6406 亿元,同比增幅达 47.57%,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 8.92%。

  同时,今年以来,估算险资净流入股票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明显上升。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驶入快车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费同比增速 5% 估算,预计下半年险资仍将增配 A+H 股票 3000 亿元至 4000 亿元。

  在具体投资方向方面,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包括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后续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公募基金规模迈入 35万亿

  公募基金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长周期考核的比重、推进费率改革,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成为重中之重。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 35.08 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 2024 年初以来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不仅规模上公募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投资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续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主动权益 「翻倍基」 大量涌现,全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 ETF 产品数量突破 100 只。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国内 ETF 总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相较 2024 年年末增加 1.29 万亿元,增幅超 34%;总份额则达到 2.89 万亿份,较去年年末增长 2397.17 亿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ETF 产品日益多元,1200 多只相关产品构成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既覆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又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选择用指数化投资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长钱长投」 的良性循环正在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力量。从基金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 1.48 万亿份,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4458 亿份,相应地,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34.44% 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 40.49%,增加了 6 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包括了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尤其在市场波动期间对 ETF 等股票型基金的增持,对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企业年金入市 「小步快跑」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 3.8 万亿元,较 2024 年年底增长约 0.69 万亿元,其中,含有 4208 个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为 3.09 万亿元,近 3 年累计收益率为 5.84%。

  「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的 A 股投资比例约为 14%,距离 40% 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企业年金基金需要发挥其资金来源稳定、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小的优势,通过长期权益投资增厚长期收益,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一位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业务人士表示,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年金基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既能为资本市场增加更多长期资金供给,也能发挥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实现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引长钱促长投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责任编辑:7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SST概念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2025 年 11 月 6 日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SST概念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2025 年 11 月 6 日

工商银行布局香港机场金库?金融中心再添 「黄金底气」!

2025 年 11 月 6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25 年 11 月 6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6 日

2025 年 11 月 6 日

方正证券: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 1% 股份;中金公司现 5 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近 13 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2025 年 11 月 6 日
AI产业链哪些环节是「耗电大户」?

AI 产业链哪些环节是 「耗电大户」?

2025 年 11 月 6 日

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 公募再拾 「哑铃型配置」

2025 年 11 月 6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美联储将继续降息?特朗普:美国股市将创下更多纪录高位

2025 年 11 月 6 日
11月6日财经早餐:金价受益于避险买盘推动,油价创两周来最低,美关税案辩论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

11 月 6 日财经早餐:金价受益于避险买盘推动,油价创两周来最低,美关税案辩论特朗普胜诉概率降低

2025 年 11 月 6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 算力尽头是电力!一图梳理 SST 概念
  • 工商银行布局香港机场金库?金融中心再添 「黄金底气」!
  •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6 日
  • 方正证券: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 1% 股份;中金公司现 5 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近 13 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