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2 日电 (记者 李唐宁 刘旭阳)9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的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以下简称 《方案》) 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到 2026 年,我国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 6% 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 10% 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电力装备的存量改造市场巨大、增量市场空间广阔,输配电装备等多个细分赛道将迎来机遇。

八方面具体措施覆盖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
电力装备行业是工业经济的主导性、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力装备行业发展成绩显著,截至 6 月底,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36.5 亿千瓦,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18 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 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新能源装备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领域。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国内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国际上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和地区需求不断提升,为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本次 《方案》 结合目前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供给、需求以及环境侧三方面协同发力,提出八方面措施。
其中包括,在供给侧,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依托能源等领域国家科技专项,新部署一批项目;提升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在需求侧,依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基地、智能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稳定电力装备国内需求。在环境侧,落实好首台 (套) 推广应用政策,制定实施风电、光伏等行业规范,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强化产业链协同,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发现,与上一轮稳增长工作相比,本次 《方案》 进一步强化优质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结合。比如,在部分领域国内需求承压的情况下,提出新的增长点,明确要加快 「沙戈荒」 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对于国际市场开拓方向,提出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拓宽电力装备海外市场渠道。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正处在由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战略性转型的关键阶段,目前优势稳固,比如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工程用输变电设备等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挑战犹存,比如内部存在产业链协同不足、同质化低端产品 「内卷式」 竞争显著、核心自主化技术有待突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等。「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下,《方案》 出台有助于行业积极拥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这也是当前发展的主旋律。」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设为 10% 左右
对于 2025—2026 年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方案》 提出,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 6% 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 7% 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 10% 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我们认为,这几个增速目标是积极、务实,同时富有挑战性,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我国电力装备存量改造市场巨大,庞大的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为适应新能源而进行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等,都将释放稳定持续的需求;其次,增量市场空间广阔,风光大基地、海上风电、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等项目仍在快速建设期,会直接拉动电力装备的基础性支撑保障需求;再次,随着 「人工智能+」 落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新兴产业爆发将贡献新的增量。他表示:「总而言之,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将拉动投资,也为工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本次 《方案》 明确提出,要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电工程咨询院院长胡文平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可以通过技术攻关、工程示范、推广应用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我国首个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重大工程为例,就可以为依托,开展二次再热技术攻关,攻克高温材料、系统设计等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二次再热技术示范,产生示范效应,最终,二次再热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带动整个煤电产业的清洁高效发展水平。
输配电装备等多个细分赛道将迎来机遇
行业人士分析,未来 1-3 年,电力装备领域内的多个细分赛道和业务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发电装备供给结构将进一步改善,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及装备持续领跑全球,形成自主化程度较高的先进核电、气电技术装备水平。
同时,输配电装备也迎来机会。随着我国 「西电东送」 规模进一步扩大,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输送能力稳步提升,智能输配电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形成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装备技术体系,解决 「双高」 问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行业增长也将提振 「数转智改」 需求。业内人士认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提升电力装备研发水平、保障质量可靠性、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规模以上电力装备制造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环节将迎接深度数智化改造,推动电力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
编辑:左元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